每次的深入了解都会带来新启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最近看小吏的作品太多了,尤其三国系列,太牛了,看得非常燃,感觉血液都在沸腾,我太喜欢了。
昨天心血来潮,突然想看灰熊猫的《伐清》,又重新看来一遍。看到了两军对阵,其中一方的手下,特别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发现顶头上司,大领导语言中,有对自己利益不利的地方。
准确说想争功,过程中会展露出自己的缺陷。下属感觉到了危机,如果你是他,怎么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ede14a0ff090d360.jpg)
他的做法是,马上安抚上司,变更原有的策略(联合上司干掉对手),联合对面的敌人,直接掀桌子。把大领导和反对势力直接干掉,自己赚取,甚至独占胜利果实。
关于这段,第一次看,无感。一次抢班夺权而已,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跟其他的夺权没什么差别。但看了小吏的作品,看袁绍、司马懿、司马师、曹操如何抢班夺权,再看这些,就感觉我好像看进去了。
更能理解其中的机变、智慧、反复无常、变化莫测。在没有投入时间精力之前,我觉得它跟其他没区别,当我投入了时间,花了精力,再看它,就好像它跟我产生了独特的感情。
了解,让我拥有了,挺神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站在局外人看,感觉他好蠢,怎么能这样选,对方都已经那样那样了。但身处其中, 认真观察形势,核对已有信息,根据外界的风声做选择。多难的事情啊。
但就是有牛人,做得冠绝华夏,交出了一百分的答卷。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服气。每次的学习深入了解,都会帮我打开一个世界。
最初接触经济学,原本很多枯燥,看不下去,没意思的东西。慢慢的可以理解了,能从中看出高低了,初步了解了其中的关窍,略知皮毛。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119f1fe90e10dc79.jpg)
接下来是学习心理学,原本很感兴趣,但它在我面前蒙着一层面纱。后来,当我慢慢揭开面纱,看到真面目时,有大惊失色,有欣喜若狂,有平静淡定,给了我很多新奇、完全不同的体验。
前几天放假,在家把小吏的三国系列,看了两遍,完全颠覆了过往印象。之前觉得就是打打杀杀,杀生有违天和,这有什么好的,止戈为武,印象特别刻板片面。
但把这些教材看过后,发现之前的观点,不能说不对,只是比较浅薄。没有深入思考,没回到那个场景中,看到当事人的选择,看当时的环境,看现有的信息,看各人的利益,基于利益之下的选择。
看顶尖高手们的博弈,再看小吏怎么写,有什么词,做什么比喻?这能给我什么启发?我可以精进那些地方?高手真的太有意思了。翻云覆雨、只手遮天、瞒天过海,在他们看来,可能只是基础操作。
更上层、更厉害的还有很多,看袁绍如何导演,看司马懿如何蛰伏,看司马家如何积累,如何布局赛道,看曹操从公安局长坐起,到平定天下,看荀彧、贾诩、诸葛亮如何拍马屁,如何提建议,如何做决定。
不能不承认,高手一定有几把刷子,有个几个城池,还有几间衙门(嘉靖语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bfc6cf547e87bf47.jpg)
看到同事休息,问:这会儿不忙?她说特别忙,这刚闲下来,老板还不断加活。累死了,特别多事情堆在一起,忙死了。
当我问完这个问题后,突然发现问错了,上班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不能说对方不忙。这是政治不正确。
这个问题是不对的,哪怕只是暗示也不行。以后还是要忌口,不能随便什么话都说出口,这不谨慎,说多了还讨人厌,甚至可能给自己招灾。
想到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事情很多吃得很少,他活不长了。等司马懿到老时,跟诸葛亮一样。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累断脊。看着别人干活,感觉很轻巧,自己弄下来,感觉累死人。
又想到昨天沈祖芸讲李希贵改革时,说制度是要鼓励人性中的天使,而不是人性中的魔鬼。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他的利益点,损失点,转折点,需求点。
站在这个角度思考,他的选择,行动的逻辑,价值观,在他看来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再反思推理逻辑,好像一切没那么难。
他的选择可以理解,行动逻辑可以分析,一切都有了指向。再看这个人,就像看鱼缸里的鱼,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d26d492ac6efd7e3.jpg)
写到这,感觉很多事是通的,触类旁通的感觉。原本我的知识,对世界的理解是点,但越了解,越深入,越成长,越发现,它们可以连成网。
我可以把点状的知识,连成树,变成网,在这个网上结另一层网,直到它变成立体的球、圆柱、圆锥等。
这种一点点建立自己知识大厦的感觉挺好,我看到它变成参天大树。随着它的成长,我也在不断精进。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