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也是“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有次看电视,一位主持人问易中天:“有人说民国时期哲学家‘群星灿烂’,你怎么看?”易中天说:“中国哲学产生在春秋战国时代。”我赞同易中天的观点。民国时期的“群星灿烂”,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来说,显得非常黯淡。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不少“公知”,在“混乱时代”里 ,这些“公知”就会去思考如何“救国救民”,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哲学。“和谐社会”里也有不少“公知”,为什么少有哲学家?因为不需要“救国救民”,就不会去思考如何“救国救民”,没有思考就没有思考的文字,没有思考的文字就没有哲学。孔子虽然“述而不作”,但弟子及弟子的弟子有记录、有回忆,间接的记录形成了直接的哲学。
诸侯混战乱世出哲学,《道德经》是哲学中的“战斗机”。
《道德经》比起《论语》来要哲学得多,其哲学地位非常高。我们读古文就很吃力,读一本古人用他那个时代诗化的语言所写的哲学书,更是难上加难。解读《道德经》的书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不足为过,各人又因时代、学识、偏好、悟性等迥异,解读也就五花八门。
那么,到底应如何解读《道德经》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靠近老子的时代,“以老解老”,才会有可能更接近《道德经》的本义。
一、老子及《道德经》的由来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击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曾在周朝做管理藏书的史官。在图书馆工作的人一般很不简单,毛同志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后来创立了毛思想;《天龙八部》那个少林神僧就是管理藏书的,他把不可一世的萧远山和慕容博都能收为少林弟子;成都一次麻将比赛,得第一的也是在图书馆工作的。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衷,乃遂去”,来到边关,守关将领尹喜对老子说:“您老啊,这么有学问,这就要去隐居了,勉力给我写一部书吧,也好让您老的言论不朽于世。”于是,老子写下了《德篇》和《道篇》,然后离去,谁也不知道他最后的下落。
孔子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然而老子比孔子还有学问,孔子曾多次向老子请教。可能有人会说,孔子曾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向他人请教问题不一定自己学问就低。话没错,但老子的学问和修为都非常高,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而孔子比喻老子是什么?孔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对孔子说的一句话我抄下来:“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说:君子遇到好时运,就驾车去做官;没遇到好时运 ,就像蓬草那样随风而行。老子是这么做的,孔子其实也是这么做的。把“愚忠”扣在孔子的头上是极不负责的。老子又打比方说:会做生意的商人把钱财深藏不露,外表上看起来像个穷人 ;君子内心的德充盈丰盛,外表看起来像个蠢人。——此句依稀能见“德”的端倪。
《道德经》是老子的作品,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道德经》被搞得很玄乎,主要是道家“子孙”故弄玄虚。老子其实并非道教创始人,他写完《道德经》后,骑着牛走了,不知去向,并没有招兵买马为道教打江山。充其量,老子是道教“被”创始人。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他切切实实在为阿里巴巴打江山。如果马云在教书的时候,闲得无聊写一本《阿里巴巴经》,然后书不教了,云游四海,不问世事,说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会很滑稽。
道教曲解了老子和《道德经》的本意,“隐居山林”只是暂时不得已的做法,整天穿着道服隐居山林不是老子的“道”,如果大家都穿着道服隐居山林,大家又会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道服也没得穿。
山中道士二、两个观点的个人看法
《道德经》早些时候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甲、乙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后来才把《道篇》弄在前,《德篇》弄在后。《道德经》 的“经”与《诗经》的“经”是一个意思,《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非“诗”与“经”的并列组合。“经”,理解为“经典”就足够了。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甲、乙本中,《道篇》中的第一章“常”字均为“恒”字。甲本:“恒道”、“恒名”、“恒无欲”、“恒有欲”。乙本:“恒名”、“恒无欲”、“恒又欲”。乙本“恒道”处缺失,但推想是“恒道”。乙本的“恒又欲”应为“恒有欲”之误。古人是抄书,不像现在可以复印,或者去新华书店买现成的,抄书难免有误,可以理解。汉文帝叫刘恒,为避讳,当时人就把“恒道”改为“常道 ”。如果“恒”为“恒常”之意,那么“常”也是“恒常”之意,字异而义同,非误解“恒”而改为“常”。好比贾平娃,后改名为贾平凹,贾平凹还是贾平娃本人,非名不同而人不同。
三、什么是道(1)
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所行道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云:“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申为道理。亦为引道。”在老子写《道德经》之前 ,“道”这个字是存在的,最初的意思是行走的道路(“一达谓之道”),后引申为道理。只是老子的“道”比“道理”要更深一步。
道路《道德经》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个独立的看不到也听不见的东西存在着,它是天地之母。春秋时期的老子能有这种思考,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知道,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宇宙的起源,目前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说宇宙起源于一个“极点”,这个“极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大爆炸,N亿年后形成了现在这个宇宙。如果我们发散思维,又会问:“极点”之前及“极点”之外很遥远的空间是什么?宇宙膨胀之后的归宿是灰飞烟灭还是又回到“极点”?我们生存的宇宙之外是个什么空间?我们生存的宇宙是不是大宇宙中的一粒灰尘?宇宙中是不是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或别的什么物?人类是不是像我们看待蚂蚁一样微不足道?……等等等等。老子喜欢思考,他琢磨着一定有个什么东西是天地之母。老子可能觉得,“母”作为比方还可以,用“母”字来表达有些不方便,于是,就从当时现有的文字中勉强选了一个“道”字,又勉强取了个名字叫做“大”,合起来就是“道大”。
浩瀚宇宙老子又把宇宙万物分解为天、地、人,也给它们一个“大”的名字,就有了“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我觉得吧,老子可能是想把句子写得很流畅、很递进、很排比,导致逻辑不太严密。这句话的重心是在“道法自然”,即道纯任自然。——这是理解老子的道的入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不必苛求,如果仔细琢磨,可以理解为“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地法天,地法道,地法自然;天法道,天法自然;道法自然。”
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甲、乙本不是“人亦大”、“人居其一焉”,而是“王亦大”、“王居一焉”,我觉得甲、乙本的“王”是“人”之误。甲本有“人法地”字样,乙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全的,此中的“人”、“地”、“天”、“道”,从行文的逻辑上看,应对应前文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如果天上突然掉下个“王亦大”,就有点莫名其妙。
四、什么是道(2)
老子喜欢冥想,他不断调用他胸中的渊博学识及社会经验来阐述他所理解的又不好解释的道(及德),整部《道德经》就是用比方堆砌而成的高楼大厦。他不是唯心主义者。引用一段: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何谓道?老子认为“不可道”(就是“说不清楚”。不是“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意思),但又要让人接受他提出的“道”的观点,他只好去打比方。道这个东西,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那么深邃,像万物的主宰。它磨掉了锐气 ,解脱了纷扰,隐藏了光芒,混同于尘土。它多么深沉啊,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它好像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翻译成现代文还像一首散文诗。要想写好诗,先要学会打比方。而要打出漂亮的比方来,需要渊博学识。所以有云:功夫在诗外。——扯远了。
“帝”只是个比方,不代表老子相信什么“帝”的存在。打比方要用别人熟悉的东西来打,如果打的比方别人也看不懂,打比方就失去了意义。当时的人们相信“帝”主宰天地万物,老子干脆说,“道”,还在“帝”之先。
再引一段: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这段比较费解。“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很容易让人想到《易经》。孔子是读过《易经》的,我们相信老子也是读过《易经》的。我觉得,老子只是想用《易经》中的比方来解释他的道,并非想把他的道融合到《易经》中去。其中的“一”、“二”、“三”,老子只是想用大家熟悉的自然数的递增方式来表过万事万物生长的过程。天地万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缓慢生长出来的,是有过程的。有人解释“一”为太极,“二”为两仪,如果是这样,不应该“二生三”,而应该“二生四”,即“四象”。老子没让“二生四”,可见,老子没想让“道”跟“易”扯上血缘关系。
有人把《道德经》中有的“一”理解为“道”,“道生一”就成了“道生道”,显然是凌乱了。“一”、“二”、“三”只是用一个数自然数的方式来表达天地万物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生长过程,并非实指。
为什么不接着说“三生四,四生五,五生六……”?“三”,在古人看来,可表示为一个大的数字,写到“三”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没必要像《易经》那样“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合”玩乘以2的数字游戏。
五、什么是道(3)
虽然老子勉力使用“道”字这个标签,但是,老子还是总会强调“道恒无名、朴”(“道”永远没有名称,“质朴”得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道隐无名”(“道”是隐幽的,看不见的,是没有名称的)。“道”怎么如此玄乎?撇开老子那些比方,老子心中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老子说过:“道法自然”。这句翻译有两种,一种是“道取法自然”,一种是“道纯任自然”。如果说“道取法自然”,那么,“自然”应在“道”之先,老子应该宣讲“自然”是个什么东西,事实上,我们通读一下《道德经》,老子一直在强调“道”为“天地母”,“道”在“帝之先”,没有“道之母是自然”之说。所以,“道纯任自然”接近老子的原意。“自然”,接近“自然而然”之意。
我试着理解:道,存在于遥远的过去,也存在于真实的现在,还存在于遥远的未来,它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没有谁能约束它,它也不去约束谁,它以它的纯洁、质朴、率真、天然,自然而然地作用于天地万物,简言之,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自我固有存在的自然规律或法则。
好了,我也可以打比方了。比方说,宇宙最终走向何方,我们并不知道,但宇宙运行一定有它自身的规律,老子“强力”字之曰“道”。假设宇宙最终因无限膨胀之后而灰飞烟灭,那么,走向灰飞烟灭是“道 ”;假设宇宙最终会坍缩为一个“极点”,那么,坍缩成“极点”是“道”。“道”,你认识它还是不认识它,它都在那里。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认识“道”、理解“ 道”、审视“道”,以便自己按照“道”的自然法则去生活、去作为。
道,有大道、中道、小道。
宇宙的成长与毁灭可以认为是大道。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可理解为中道,地球上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变化,是“道”的存在。是什么“道”的存在?解释起来会非常复杂。有地球的自转,有地球的公转,有地球的大小,有太阳大小,有太阳的能量,有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自转时间,有公转时间,还有月亮的关系,还有整个太阳系的和谐相处,有银河系的不干涉,有宇宙还没有毁灭……可见,老子的“道”是多么说不清楚!老子其实也不想解释清楚,估计他也解释不清楚,他只是想提醒大家,有个“道”在那里蹲着,都注意一点。
六、道的变与不变(1)
先翻译“道可道,非恒道”。
有了上面的认知,再来翻译这句话就不会非常困难。但不管如何翻译,首先要把语言逻辑搞通顺。把语言逻辑搞通顺之后,再结合全文,看与全文的旨意相不相符。语言逻辑通顺,又与全文的旨意相符合,我们基本可以认为翻译是正确的。
一种翻译为:“道”,是可以表达出来的,而且不是恒久不变的“道”。
语言逻辑是通的,但与全文的旨意相不相符?
答:不相符。
《道篇》第一句应如巨石落地,天崩地裂,怎么可能如此稀松平常?后文老子说过,“道”“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怎么会是可以随随便便表达出来的呢?前半句翻译不对,后半句翻译就跟着不对。
一种翻译为:“道”,如果可以表达出来的话,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
这种翻译语言逻辑是通的,而且与全文的旨意相符,基本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我用“基本”二字,是因为“恒”字不好翻译。译成“恒常”,等于没有译,我强力为之名曰“恒久不变”。
一个“道”,作为一个整体是恒久的、不变的。比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变的,每年都有春夏秋冬,而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还是有前提的,宇宙没有毁灭,太阳没有熄火,月亮没有飞走,火星没有撞地球。)
一个“道”,作为一个过程,是变化的。在春,有作用于“草长莺飞”之“道”;在夏,有作用于“骄阳似火”之“道”;在秋,有作用于“西风落叶”之“道”;在冬,有作用于“千里冰封”之“道”。
七、道的变与不变(2)
把“恒”解释为“恒常”比较保险,解释为“恒久不变”还是问题多多。
“恒常”又是什么?我理解大概是这样:恒久的、固定的、固有的、常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等等意思。
说“道”是不变的,是因为“道”是一种固有的自然存在的法则、规律。
说“道”又是变化的,其一,一个“道”作为一个过程是变化的,四季轮回之“道”,在春有春之“道”,在夏有夏之“道”,在秋有秋之“道”,在冬有冬之“道”。其二、宇宙万物生存发展的自然法则、规律,是由众多的“道”组成的。宇宙的生死存亡有它自身的规律;地球的春秋变化有它自身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有它自身的规律;人的生老病死,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三、“道”与“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没有太阳的光辉,就没有地球的一年四季;没有地球的一年四季,就没有人类的出现;没有人类的出现,就无所谓人类社会。
几乎可以说,《道德经》是经验之谈,只是,老子集经验之大成,常人莫及。
有人可能会说:“千人读《道德经》,会有一千种解释。”这话貌似很对,其实应认为不正确。老子只有一个,《道德经》只有一本,老子的“道”也只有一种解释。真相只有一个,看谁更接近。像前段时间很“热点”的“江歌被害案”,千人读“江歌被害案”就有一千种解释,但真相只有一个,我们应该相信,法院更接近真相。
老子是非常了不起的,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了一个现在看来还很正确的观点:宇宙万物有其自身固有的自然运行的法则、规律。即老子说的“道”。理解了这一点,一切都好办了,而且一点都不玄乎。
老子虽然认为“道”是不可道的,但他还是想说清楚,所以不得不从他的经验中选取很多大家熟悉的比方来。经验总是有不足的地方,不要说两千多年前,就是两千多年后,人们用经验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规律时,也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举个例子。
社会的发展方向,马克思的理论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方向。到共产主义社会时,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各取所需要,不用担心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也没有贪官污吏,大家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美满。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的丰富,推想未来社会物质会更丰富。从原始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认为的社会发展的固有的自然而然的“道”。
老子当时的社会给了他什么经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不发达,比起他所了解的商、周时代,社会物质没有进步多少,我们可以想见,老子凭借他的社会经验,不会推想未来的社会物质非常发达。同时,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战事频繁,人们流离失所,老子认为这不符合社会生存、发展的“道”。老子推想社会生存、发展的“道”是“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是多么希望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鸡犬之声相闻对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我们不必太认真,这只是老子对社会生存、发展的“道”的一种推测而已。
八、什么是德(1)
啰嗦这么多,“道”似乎说清楚了。现在开始说“德”。
《道德经》云: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生之”,说是“道”生成了万事万物。有人或许会问:这位同学,你不是说“道”是个自然规律吗?自然规律怎么能生出万事万物呢?
答:我们平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指“方”与“圆”之所以能成为“方”与“圆”,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没有可以成为“方”与“圆”的规律,世上就没有“方”与“圆”。地球为什么是(椭)圆的而不是方的,是因为没有让地球生成方的“道”,只有让地球生成(椭)圆的“道”。春之所以为春,是先有“春之道”的存在,没有一个能生出春的气候、环境(即“春之道”),就没有春天。
“德畜之”,说是“德”养育了万事万物(“畜”,畜养)。这里,老子只是很宽泛地讲了“德”的功用。“道”,让“方”与“圆”有了成为“方”与“圆”的机会;“德”,让“方”与“圆”呈现出“方形”与“圆形”。有一个“春之道”的存在,才会有春天,春天里“百花盛开”是由“德”使之呈现出来的。即,“道”生春,“德”育“百花盛开”。
春来为“春道”至,花开为“春德”显所以老子说:“道”生春而不居为己有,“德”育“百花盛开”而不自恃有功,“德”任由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也不去主宰它,这种表现,就是“玄德”——奥妙玄远、至高无上的德。
九、什么是德(2)
我们先弄清楚,《道德经》是写给谁看的。
我们知道,孔子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项注意”,孔子教学生,重心是教学生怎样做官,怎么“治国、平天下”,不是教学生怎样耕田放牧、捕鱼打猎。《道德经》也有“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其重心也是在“治国安邦”这样的大事上。我觉得孔子和老子都做得对,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如何让天下安定才是“公知”的第一要务。所以,我觉得,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王侯将相及想成为君子、圣人的人看的,不是写给普通老百姓看的。《齐民要术》是写给老百姓看的。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受众。
所谓的“有物混成”只是一个比方。我们相信老子是知道“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的,这个传说可以理解为古人一直在对宇宙的“起始”事件犯愁(现在又何尝不是?),古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常识,推想天地之先是闭合的,后由谁一刀给劈开了。估计老子其实并不知道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只好借用一下古代传说。现在的知识告诉我们,地球也好,月亮也好,太阳也好,牛郎织女也好,北斗七星也好,都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球,是无所谓天、无所谓地的。“天地”,只是人们赋予的一个相对的说法。月球对地球上的人来说是“天”;曾经的“玉兔”飞上月球回不来了,地球对于月球上的“玉兔”来说是“天”。——所以,对于老子说的“有物混成”也不必认真。如果宇宙正好是从“有物混成”开始,老子也只是歪打正着。
盘古开天地老子的“道”与“德”是两条平行线,《道德经》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或理解为道与德如影随行,不可分割,不存在无道之德,也不存在无德之道。不存在没有春天的百花盛开,也不存在没有百花盛开的春天。秋有秋的“道”和“德”,想到秋天,就会想到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想到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就会想到秋天。
秋来为“秋道”至,叶落为“秋德”显老子费那么大的劲不会跟我们讲桃花开、杏花落这样的小事情的,他主要想讲的是,侯王、君子这样的人,应遵行自然法则(即道),如何用“大德”管理国家,让人民远离战火,使人民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老子心目中的“大德”是什么?是侯王、君子应该像“道”作用于万物一样,“无为无所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无为”,并不是叫国家干部什么事也不干,只管吃喝玩乐就行了。《道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国家干部应该没有私心,应该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意思。“无所不为”,是说,国家干部如果按“无为”来作为,什么事都会做好,住房、上学、医疗、就业等各种事情,都会做得很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怨言,腐败更不会存在。回到第一节中老子对孔子说的一句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虽然国家干部为国为民做了很多事,但不居功自傲,外表表现得还是像一个平常人一样。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是指“世界潮流”,非指孙中山本人。这句话用老子的《道德经》来解释就是:人类社会在滚滚向前发展,顺人类社会发展之“道”而行就会昌盛,逆人类社会发展之“道”而行就会灭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十、《道德经》的辩证法
辩证法,或说发现这种辩证法的东西,不是老子首创,在《道德经》之前的《易经》中就有。《易经》之前,应该相信,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发现了辩证法的东西,也有辩证法的思维,只是零零碎碎而已。
《道德经》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认为这些对立的东西是永恒的。至少我们现在认为是对的,没有“有”,何来“无”?没有“难”,何来“易”?没有“长”,何来“短”?没有“高”,何来“下”?没有“音”,何来“声”?没有“前”,何来“后”?
又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想想也对。大道盛行的话,人人皆有仁义,仁义就看不出。大道废除的话,恶行盛行,人们就会崇尚仁义,试图用仁义来挽救社会。人间有大智慧,就会对应出来大虚伪。父母与子女如果不和,社区领导就会出来跟他们讲讲孝道与慈爱,家庭如果和睦,就没必要去宣讲孝与慈。宣传什么,恰恰是因为缺少什么。当大家积极为正能量点赞时,恰恰是因为社会缺少正能量之故。
《道德经》有个“语法习惯”,喜欢用递进的方式表述。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礼”,相当于现在说的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是由于忠信不足。国家干部缺乏忠信,就应该用法律法规来制约他们,把“权力关进笼子”。当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老百姓没想到要去公布官员的财产。当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的时候,没有了忠信,老百姓就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官员,并要求他们公示财产。——这事还有难度。
十一、小结
理解了“道”与“德”,整部《道德经》就能轻松阅读,也不玄奥。
所谓“道”,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自我固有存在的自然规律或法则。
所谓“德”,就是顺应这种自然规律或法则所呈现的外在物象。
“春去秋来”是“道”,“花开叶落”是“德”。
“道”与“德”如影随形,不可分离。
为了把道与德说清楚,老子在《道德经》中打了不少比方,说了不少他认为是道理的道理,不过,他的许多比方和道理,现在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毛同志引用过。
又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些道理,习同志经常引用。
再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中学写作文的时候,谁没有引用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了,就写这么多吧。
谢谢各位看帖!你们辛苦了!
如有兴致分享自己相同或不同的看法,欢迎写评论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