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日月简友广场读书
红楼梦为什么用梦作名?为什么是昨夜朱楼梦?刘姥姥平了谁的庙?

红楼梦为什么用梦作名?为什么是昨夜朱楼梦?刘姥姥平了谁的庙?

作者: 长安昭阳王 | 来源:发表于2024-08-18 12:11 被阅读0次

    【 红楼日月:连载36】

    (接上文,红楼梦中的关键字)

    3.5 设身处地

    我们以袁崇焕为例,如果有人在袁崇焕被凌迟时抢到一块肉吃了,然后写了个有关袁崇焕的戏剧,那么在此作品里,袁崇焕一定是个卖国奸贼,而不是我们现在客观认识的民族英雄。因为这是皇帝钦定的案子,证据确凿,还能错吗?

    看看曹操,在哪个戏里出来都是白脸奸贼。我们仰慕的王安石,在戏里出场也是白脸。为什么?因为他变法,动了别人的奶酪,而这些人恰恰是掌控话语权的人群。所以黑白颠倒在历史上、文化界是常有的事,包括孔子概莫能外,一会儿是“圣人”,一会儿是“孔老二”。

    比如明末清初的黑白是非。东林党人一贯义正辞严,即便亡国在即尚慷慨陈词,却是投靠满清最多的人群。还不如李自成、张献忠那帮流贼,李自成余部李过等人、张献忠余部李定国等人都与南明朝廷联合,虽然腐败、内讧等问题很多,但仍保中华衣冠、抗异族入侵。李定国更是两蹶清王,天下震动,宁死不降,义垂千古,至今仍被云南各族人民奉为神祇,膜拜不已。云南人最崇拜的,除了诸葛武侯,便是李定国,是崇拜其忠义、其气节!对满口仁义的东林党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但东林党、复社在明末清初很有话语权。

    满清入关统一中国的历史故事,如果让范文程、洪承畴写,那很可能写成圣君入主;如果是《红楼梦》的作者写,那自然写成是鬼子侵华——“鬼脸清”嘛,妙玉说的“鬼脸青”。还有傻大舅骂娈童:“你们这起鬼子!”39回末,宝玉让茗烟去找“茗玉”的庙,茗烟找了一日,没找到,回来说,“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庙里是个“青脸红发的瘟神”。茗玉是明玉,庙是朝廷,“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明显是可惜崇祯朝廷,十七年而亡。茗玉的庙已经找不到了,被刘姥姥他们村庄上的人平了庙:明朝廷已经不存在了,被李自成带村庄上的人平了。而东北、破庙、青脸、瘟神,是哪个朝廷还不清楚吗?瘟神即五瘟使者,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五鬼”。红楼作者明显刻意丑化满清朝廷。

    书中写明朝廷,“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写满清朝廷,就是“东北上田埂子上一个破庙”,“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还有宝玉说的“耶律雄奴”,“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跳梁猖獗之小丑”。红楼作者的立场,还不明白吗?

    在读一个作品时,既要设身处地到作者的环境中,还要找对作者的立场,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站在历史正确的角度去理解。比如五行,我自己信不信五行没关系,作者既然用了五行,我就要去了解五行,分析作者怎样用五行来表达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尽量站在作者的位置,争取用作者的立场来看待金木、水火。读者需要判断的脑子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在《红楼梦》中,满清是圣君还是鬼子,应设身处地到十七、十八世纪,两边判断,两边理解,不要先入为主,采取空杯心态。根据找到的线索、证据,给两边分别逐渐加砝码,看天平向哪边倾斜,找对作者的立场。而且这个立场应是前后一贯、首尾呼应的,这个立场不一定与官方一致,也不一定都与史料相符,也不一定现在看来“历史正确”。

    3.6 红楼梦的写作方式

    卓别林的电影《大兵日记》,看起来很欢乐。在水里睡觉,拉住战友的脚按摩,还惊恐于脚没感觉,树桩造型差点让敌人当柴劈了。孤胆英雄活捉十几个敌人趾高气扬地押解回来,长官问:“你一个人是怎么做到的?”然后……然后默片屏幕上打出一句气冲牛斗的台词:“我包围他们!”但在笑破肚皮的过程中,也不禁感觉有些荒诞吧?用子弹点香烟、开酒瓶,还有美女助阵,这还是残酷的世界大战吗?当片尾卓别林被大兵从床上拎起来的时候,观众才恍然大悟:哦,这家伙做美梦呢。既然是梦,那情节再荒诞些也能理解了。

    《红楼梦》用的也是这种“梦”的手法。说反了,应该说,卓别林也用了二百年前的《红楼梦》这种“梦”的手法。人类世界是相通的,大师级的杰作来源于相似的灵感,无论中西,不足为奇。

    《红楼梦》

    用“梦”这种手法有个非常高明之处:梦境不受时空限制

    也就是说,时间错乱,空间东拉西扯,在梦境中都是常态。

    《红楼梦》书名也明说了是“梦”。时间、地点可随意穿越,才能集天南地北、前后百年的人物于一府,在他们之间发生各样故事,正面情节才能展开。在正面故事中,时空、人物、事件并未出现穿越,还是按照传统的时间、事件线性发展。时间、地点的穿越,是在反面故事中反面故事不是按时间先后线性发展,而是随人物、随正面情节很灵活地裁剪,不受时间限制。

    比如黛玉葬花到宝玉挨打,正面是五月初一前后的事儿。在反面却是不同年份的多个事件此起彼伏地出现,而且无前后之序,其中就包括了四月二十六扬州屠城,和崇祯朝的洪承畴降清等事件。

    《红楼梦》是:时空穿越,忽前忽后。蔡校长说第一回的“三月大火”是甲申之难,不愧是高人,目光如炬!但不能得到“自明亡始”的结论。此“三月大火”,是第一次总预演,不是序幕。后面还有万历甚至嘉靖朝代的事件。有人看到第九回的“顽童闹学堂”是萨尔浒之战,也不能认定其后是讲万历末年之后的故事。

    甄士隐在梦中见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通灵宝玉,我们毫不怀疑这事儿是否发生过。反倒认为,这是作者在特意交待宝玉投胎,这才是梦嘛。所以要拨开表面迷雾,分析红楼作者留给我们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为什么用梦作名?为什么是昨夜朱楼梦?刘姥姥平了谁的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sp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