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左右,听到隔壁家的小朋友开门声很大,刚好我们家小朋友也要出门上幼儿园了。
幼儿园是8:00开门,8点~8:30是吃早餐的时间,我们家离幼儿园还有一段距离呢,出门都会有点早,7点多一点就要准备出门了,我们一直上幼儿园都是走路的,他三岁多的时候也是走路要走20分钟呢都自己走着去,冬天来了好多人都说小朋友起不来,那对于我们四岁多的孩子来说也还好,这跟习惯有关系吧跟年龄大小我一直认为不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的习惯,不管他长到多大,都会一直保持下去,好习惯要从小养成,以后执行起来就不会很困难,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越早养成好的习惯,他长大了就越会从容,淡定。虽然这个过程是有挺严格,有时看着还有一点心疼,大冬天的七点多天都才刚蒙蒙亮,看着一老一小的两个人紧紧贴着挪着小碎步的样子,从窗户里看着背影很感慨,但又转念一想,那不然怎么办呢?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而给他养成懒惰的习惯吧,关上窗户,拉上窗帘,避而不见就好了!
隔壁小哥哥动静很大很着急的样子,原来回家是拿红领巾来了,看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这样着急忙慌的回来拿红领巾了,问他:“你妈妈没跟你一起吗?”
“妈妈在楼下等着的呢。”读小学的朋友经常就会忘记拿东西,不是忘了拿红领巾,就是拿水杯或者是饭盒吧,小学生忘了拿学校里要用的东西,还必须要回家来拿了,不然去学校会被老师惩罚的,小朋友是这样说的。看来学生都怕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家长说的话都不管用的,老师说的话孩子们才会听有一定的威严性,孩子们会放在心里,哪怕是走路到了学校快进校门口了,忘了该拿的东西没有拿,都会返回去拿回来再去学校。
我家小宝贝正要跟小哥哥一起坐电梯下去了,突然小哥哥就哇的一声哭了,我们在电梯门口闻声赶紧跑到门口看什么情况?只见小哥哥的手指被压在了门缝边上夹住了,他用力的一扯手指拉出来了,只见一个很大的泡,那一坨肉给夹在一起了。小哥哥嚎啕大哭赶紧给妈妈打电话:“我的手被夹了,好疼啊!”妈妈在电话那边也很焦急,说我马上回来看。我赶紧进自己家里把碘伏拿出来给他消毒,创可贴拿上给他贴上。以为家里没有人,只有等他妈妈回来,我用力的给他把中指按住希望可以帮他减轻一点疼痛感,没有出血,这不是划破口的是夹到肉了。只见这时他爸爸从卧室里出来了穿着厚重的睡衣很保暖:“怎么了?我看一下严不严重啊?”
小哥哥越发哭的厉害了,看着那一坨肉突然就冒出来了,肯定是疼的很十指连心看着都知道很痛的。他爸爸有点惊慌失措了很不淡定,都不知道该干嘛了,在那里原地打转,想要进去换衣服带他去看一下医生,又好像在犹豫着,这时他妈妈回来了。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很多次了,每次关门小心一点不要用手去把门拉住,这下好了吧,夹到手了就知道厉害了,下次看你还这不这样。”
他妈妈暴跳如雷,火急火燎的一看就是暴脾气,心里很大的火,一股脑的在那里骂着孩子,不是第一时间去关心孩子。连手指都没有去看,就在那里骂骂咧咧老半天,他爸爸也不说话,我让孩子跟爷爷先去上学。我连忙拉着隔壁的姐姐说:“哎呀,孩子都已经这样了,这会儿说这些也没有意义,他这会很痛事后再来说吧,你先看一看他的手指要不要去用药有没有伤到筋骨才是最重要的事。”他妈妈一直都没有消气,还在那里大声的骂他说:“你这个孩子总是这样丢三落四,老是忘记拿红领巾,让你回家拿个红领巾就把手指夹住了,自己的事情老是办不好,这些事情你头一天晚上就要准备好,总是让我提醒你。”
我看他妈妈火气特别大也不来看孩子手指,我是一个外人说多了也不好,本来我们也不熟,虽然是隔壁邻居,但住城里的人都知道,平时都是门对门关着的,最多见面打个招呼微笑点头之交,也不好过多的说什么逗留太久了也不好,人家爸爸妈妈都在的,我该退场了!我让小朋友自己把手指捏住就回到家了。关上门小朋友的妈妈还在咆哮着大发雷霆,声音越发的响亮,对小朋友不断的指责,没有嘘寒问暖,小朋友好像进了卧室了,她就在那里喊说:“你出来呀,躲在里面干什么?今天还要不要去学校啊?手指是伤到骨头没有,还是只是夹到肉了?夹到肉了就不用一直哭了,哭那么久可以了,又没有骨头伤到就夹到手了,哭的昏天暗地的,一个男子汉这点都承受不了吗?”
爱之深,恨之切,我知道他妈妈心里肯定是很心疼孩子的,只是嘴巴上不饶人。大多数妈妈都是这个样子的,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或者是身体受到伤害的时候,都会选择用强烈的语言,凶狠的外在来伪装内心深处的脆弱,嘴里说的越凶,其实心里就越疼。我又扒到了窗户上,看到两个人下去了,那妈妈嘴里还在教导着孩子,但肢体语言早就说明了一切,妈妈紧紧的搂着小朋友边走边为小朋友擦干眼泪,母爱是润无声的。
小朋友读小学的二年级,对于这种突发情况,他临危不乱是不可能的,不哭不闹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小为什么就要学会隐忍呢?我认为有情感的就要抒发出来,痛了就哭了,该哭的就哭,等你长大了,就不能这样了。
遇事不要慌,那是说给别人听的,真正能不慌张的人有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