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起点,今年的孩子们却没有往年的学生跳得远,当然,我指的是语文素养。从2017年教三年级语文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种现象是从未出现过的,在刚开始的前两周,我也几度差点被气出内伤。
那是一节语文课,我在教授会认字时,让学生拼读音节,到了“yin”这个读音,全班竟然都在拼读“y—in—yin”,到了“yun”这个读音学生竟然都在说“yue”,要不是有新老师听课,我觉得我当场就会情绪失控。我深吸了一口气,在黑板上写上了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生读,然后放入生字再教授。其实,之前通过听写,我就发现了孩子们的拼音非常薄弱,就随机调整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意识进行拼读练习,但我没想到这节课上竟会出现这种状况。前四年,所有的田字格生字在教授时从未加过拼音,听写时,也从未听写过拼音。因为他们刚从二年级升上来,拼音对他们来说不是难题。今年专门进行了拼音的练习,并且每次听写时都会对易错拼音进行反复训练。每次听写反馈都是拼音比生字错的多。
十一假期,我在家反复想了很多。教师授课要备准学情,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授课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哪些不会要进行专题反复训练,难的问题回答不上来就进行分解或者换种说法降低难度,当遇到难题时,鼓励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增强信心。近两天上课时,课堂上的问题少了,对问题的表达更简单了,换种眼光看待孩子们,心态也大不一样。今天教授第10课,让学生自读课文7-1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红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青头的句子。在交流描写红头的句子时,学生找不到、找不全,但我通过引领,告知学生描写红头的动作、语言、心情的句子都是描写红头的。然后,让学生品读,抓关键词体会红头的心情,再指导朗读。接着,我让学生交流描写青头的句子时,班里很多学生拿起笔手忙脚乱地在课本上画着,我知道他们在我的引导下知道找描写青头句子的方法,在补充自己的答案呢,我很欣慰。在抓关键词体会青头心情的时候非常顺利。分角色朗读时,孩子们读得入情。
让问题简单化,他不会的时候、够不着的时候,老师给他一把梯子。同样的教学效果,只是不同的方法而已。
孩子,我们慢慢来。老师陪着你们放慢脚步,在一节一节的课上陪着你们成长。相信通过一个学期的打磨,你们会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加油,亲爱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