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研究中心
绝不标题党的 | 南妈
全文共 1943 字,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
周末,妞妞和她爸玩着积木,不知咋的玩出胜负欲来,硬要比出个高下。
我作为一名吃瓜群众,笑看爷俩的较量。
最后成果出来,爸爸按照说明书搭了一个小木屋,很漂亮,很复杂,想必是动真格了!
妞妞全程freestyle,搭出来一个
emmm……
“四不像“?
我心里一沉:“这次妞妞要输了……”
再一看她,对自己的作品可得意了,昂着头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我和她爸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
——“妞妞,你搭的这个是什么东西呀?”
——“是小森林呀!这是太阳公公,这个是小蚂蚁,它们在拉车,这个是小兔子在跳舞……”
妞妞边指着她的积木边头头是道地给我们“指点迷津”。
诶,你别说,虽然是抽象了点,但配合她的解说,看着还挺真像那么回事。
在爸爸懊恼的叫声中,我兴奋地举起妞妞的小手
——“本场比赛,妞妞胜!”
🌒
我在家里见证过无数次小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想象力PK,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妞妞爸作为一个在广告公司做创意的人,每次都完败!
以前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我看过不少吹捧想象力的文章,从来都是嗤之以鼻,尤其文章里头还特别喜欢加上小朋友“充满想象力”的画,当时的我内心
不就是一通瞎胡画吗,谁不会啊,值得那么多育儿号拿来说吗?
直到3年前我有了妞妞。
其实妞妞爸爸作为一个创意人,想象力跟一般人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但要是跟娃比想象力?简直不自量力!
毕竟一个成年人,很容易被经验、还有自身知识束缚,思维模式已经固化,想象力也因此被“拖累”。
但孩子就正好相反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富有创造力的、有思想的个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正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总是有让大人惊艳的想法。
之前有件事对我触动就特别深。
那天晚上,我从厨房里走出来,看见妞妞把一条大浴巾铺在地板上,自己踩在上面跳来跳去。
这条浴巾可是我今天刚洗好收回来的,她竟然……
我又急又气,就要呵斥她,她却一脸兴奋地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正在云朵上面跳舞呢!”
看着她兴奋得发红的小脸,我一愣,再也呵斥不出来。
我按捺住内心的震动,坐下来欣赏女儿跳舞。她一会儿跳跃,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躺到大浴巾上打滚。那一脸陶醉的样子,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云朵之上,在美丽的天空中自由洒脱。
跳了好一会儿,她才停下来,爬到我怀里。我不禁感叹,感谢妞妞及时表达了自己,让我今晚能够欣赏到美丽的云端之舞。
能把浴巾想象成天空中的云朵,这样独特的视角怕是我一辈子也想不出来。
🌓
和孩子交往,最难的就是保护他纯真的秉性和异想天开的好奇心。
我知道很多家长喜欢批评孩子的异想天开,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并给出标准答案,或是让孩子过早学习很多知识。
但这样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想象力常常被一点一点扼杀了。
所以结果式评价不可取,要从小保护和培养好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就要努力克制住自己,不要随意评判孩子,正确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违背原则,请让他们去尽情地异想天开。
那么想象力的保护有没有一些方法?
我结合平常与妞妞的互动,总结了几点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我家妞妞每天都要灵魂拷问我——
“妈妈这个是什么?”
“这是手机”
“手机是什么?”
“手机就是可以用来打电话的”
“什么是打电话?”
“打电话就是两个人距离太远啦,讲话听不到,用手机这个东西来讲话就可以听到啦”
“什么是距离?”
……
虽然有时候真的挺烦的,但她提的每个问题我都会很慎重很认真地回答。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摸索这个世界发出的一种信号,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太好奇了。
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要敷衍,答不出来也不要紧,可以坦白跟孩子说自己也不知道。但不能表露出不耐烦,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继而渐渐消磨掉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多向孩子提开放性问题
向孩子提问题,本身就能够引导孩子思考。开放性的问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更容易让孩子发散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选择开放性的玩具
尽量给孩子选择玩法开放多样的玩具,比如橡皮泥、魔力沙、积木等。
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主动探索各种各样的规则和玩法,将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制造出很多出乎意料的惊喜。
#鼓励孩子讲故事
家长们常常会给孩子讲故事,因为听故事能帮助孩子认知世界,学到很多知识。
但为什么不让孩子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编写自己的故事呢?
试着让孩子讲故事给你听,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想象,开拓思维。
讲故事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梳理信息,锻炼逻辑能力。
🌔
想象力是个持久战,我愿意与你们带上最大的耐心携手相伴。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