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作者: 春风凉意 | 来源:发表于2020-08-07 22:19 被阅读0次

怎样才能安乐?  放下执着。

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已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苦、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オ是修行。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当身处逆境时,不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考验,看看从逆境中能得到什么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  如病痛、生离死别)、变苦(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  如暴饮暴食 )、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 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

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打击、挫败接二连三。

寂天菩萨: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锁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我们在轮回中,因为错觉、误解,把因缘和合、念念生灭的东西执着为实有、常存,而感受各种痛苦。

在一般人的价值观里,钻石和石墨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同,它们是同素异形体,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形态。(碳原子)


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居士享用僧众的食物,或者出家人享用自己本分之外的僧团共有的食物,即使后来归还并忏悔、此罪业也无法完全凊净。

人生苦乐参半,有足够的痛苦让我们生起对解脱的向往,又不至于太过痛苦而无力无暇朝解脱方向努力。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便是。

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

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最好是投生到有吃有穿的中等人家,既不用为衣食操心,也不会为富贵所累,平稳安乐最适合修行。

这个世界看上去千头万绪,混乱无章,充满不可思议的巧合和令人费解的冲动,但其实每个人都被业力牵引,各自造作因缘,各自感受苦乐的果报,不会有错漏。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负面情绪具有欺骗性,它让我们相信可以从中得到保护和满足。很多时候,我们发怒是因为觉得这样我们会更强大,可是你看辩论中,往往是理屈词穷、眼看败局已定的那一方先失去耐心甚至开始攻击漫骂。同样的,傲慢恰恰暴露的是一个人性格的不成熟和内涵的不够丰厚。

劝人行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整的人,这些都是法布施。

内外道以皈依别  大小乘以发心别

心中有佛很好,这肯定是往昔与佛法结过缘,积累了很多善业的显现。

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皈依佛是将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与释迦牟尼佛一样证得无上正等觉的十方三世诸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作为自己修行路上的唯一导师,除佛陀以外不寻求和皈依其它任何导师。
皈依法是将释迦牟尼佛为利益众生而传承下来的84000法门,全部作为自己修学的方法和道路,包括汉传、藏传以及南传佛教的所有教法,除此以外不寻求其他的方法和道路。
皈依僧是指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出家人作为自己修行路上的道友,除此以外不寻求其他的道友。具体的奖,小乘佛法中,出家人四人以上可以称作僧团;大乘佛法中,一个开悟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也可以成为僧宝。

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乐,没有需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

菩提心是指在皈依或者在将来行持善法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和安乐,而且是发愿为了所有众生成就佛果而皈依三宝、修持佛法。没有菩提心,我们是不会成佛的。

若杀一有情,需偿五百生。

三净肉是指没有听到、看到怀疑是为自己所杀的肉。

金刚拳

之所以握拳并压住无名指的根部和大腿根部的动脉处,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有两个脉。压住它,可以让我们很快断除杂念,心安静下来。

大圆满前行修法包括共同外前行与不共内前行。共同外前行是显宗、密宗等教法共同的修学基础,包括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等,也称为“四种厌离”。

如果我们这一世没有解脱,来世肯定还要在六道当中轮回。六道中,地狱的寒热、饿鬼的饥渴、旁生的愚痴、非天的争斗、天人的堕落以及人道的生老病死等痛苦可以说无量无边。

不共内前行: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百字明、供养曼荼罗、磕大头五个修法也叫“五加行”。

善护身语意三门

对世上的种种人物、现象,我们以清净心对待就好了,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随意批评出家人。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因果不虚

你并不总是一定要亲见亲闻才相信事物存在的。比如你从未见过自己的祖先,但你从不怀疑他们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

人们爱把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决心要和自己亲密相处。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

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我们就会更加轻松、投入。

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的不满。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

对已经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戒律常被人误解为束缚。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上师的套路:上来先打破你的成见,让你怅然若失、不知所措,让你认识到成见的虚妄可笑,尤其是对你指望能传授解脱之道的那个人抱有成见。

一江有月,千江有月。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也不必担心其他人与上师接触会减损自己与上师的相应。这样容易成为修行的障碍。有时候,其他人若比你更接近上师,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如果有可能,你甚至会阻碍上师与其他信众交往。你相信这种带排他性质的贪执就是对上师的信心,而实际上,它只会妨碍你与上师、道友之间的交流,你会发现自己无法领会上师的意趣。

清净的信心是开放平等的,不会排斥其他道友,也不会排斥其他具德上师。

佛法强调闻思修并举。

释迦牟尼佛:众生皆具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弘法利生

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法王如意宝转生为格萨尔王的大臣丹增叶吾布美时,他的父亲丹玛正是麦彭仁波切的前世。丹玛是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萨绕哈的转世,是格萨尔王最得力的助手,声名地位仅次于格萨尔王本人。

通过法王如意宝的回忆,我们知道: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大智度论》: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劝人摆脱这种恶性循环不是很好吗?不做杀生的职业,对今世和来生都有很大的利益。

最好让被放的众生听到念诵的声音,这样它们能得到听闻佛号、心咒的功德。

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施(放生)、法布施(通过佛教的放生仪式让有情得到佛法的熏染,使它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财布施(施财令有情离苦得乐)。

相关文章

  •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随感

    了解希阿荣博堪布是由于一本书《次第花开》,喜欢上阿荣博堪布也是由于《次第花开》;按照佛说这就是缘,在图书馆一堆大几...

  • 好书推荐||《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这本书,和《次第花开》出自同一个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

  • 心灵随笔《次第花开》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

  • 素心浅读Vol.56 | 《次第花开》:智慧开启心灵的力量

    次第花开精简解读版 01 作者是希阿荣博堪布,通过跟随樊登老师学习“次第花开”,粗浅理解。 02 认识苦痛:佛陀从...

  •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樊登老师在解读这本书之前,把选择这本书的理由说的很玄乎。其实,等到自己真正阅读时,才发现我对这本书的很多章节并不感...

  •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怎样才能安乐? 放下执着。 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

  •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 一、喇嘛   藏语中“喇”是无上的意思,...

  • 《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作者告诉我们承认痛苦的普遍性, 并不是消极悲观, 对痛苦的逃避, 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 只有当我们承认痛苦...

  • 《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如是我闻: 什么是修行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

  • 2019-04-06等待次第花开

    【书名】:《次第花开——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本书总页码】:285 【已读页码】: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zx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