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写道:菏泽端午节有炸面泡的的风俗,难道菏泽端午节除了吃面泡的之外,再无其他选项?非也。还有一种美食,菏泽人称作糖糕。糖糕是菏泽美食小吃中几乎凤毛麟角的甜品,属于女人的最爱,是客居外地菏泽女性回乡的首选。一个节日,有咸有甜,倒显得更加丰富。
糖糕用烫面制作,包入白糖或红糖,两手用力按成扁平状,入油锅炸制而成。在端午节常常和面泡的一起炸,但绝对不是一锅炸。炸面泡的,用油少,决不能漂起来,基本上是用平底锅;而炸糖糕,用油多,讲究的是入锅后,就要漂起来,要用尖底锅。炸糖糕的技术难度胜过面泡,菏泽好多勤劳聪慧的妇女,会炸面泡的,但炸不好糖糕。关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母亲,母亲非常善于做面食,但糖糕几乎是她的唯一软肋,她说,她包不好糖糕,一炸,糖就流了出来。至于什么原因,她说,她也请教过其他人,但是仍然炸不成功,只能作罢。想吃的时候,就去买几个。
依稀记得,小时吃的糖糕,都是用的白糖,里面还有少许青红丝。如今菏泽街头的糖糕,用黑糖和白糖的都有,但是少见加青红丝的。菏泽有好多摊点,专门炸糖糕,但炸面泡的摊点,决不同时炸糖糕。菏泽炸糖糕的摊点,据说是高平路的最好,曾被央视报道过,生意兴隆,慕名而来的食客常常排队。菏泽钟楼一带,原来早晨也有一家炸糖糕的,她娘家在菏泽擅长炸糖糕,属于家传的手艺,小时候我是吃过的,只不过已经收摊多年。
小时候,我也有个疑惑,菏泽究竟有没有粽子?为什么,菏泽端午节不吃粽子?据考,老菏泽人称为粽子的其实是一种糕,一种用黍子米做的糕,糕里面有大枣,切成一块一块的卖。黍子米形状有些像小米,也可以称作小米的一种。黍子米产量低,做成粽子,我猜根本满足不了家家户户的需要。所以,这种被称为粽子的食品,没有成为菏泽过端午节的节令食品。至于南方的粽子也有卖,菏泽人称之为“江米粽子”。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有一老翁每天下午,从钟楼北面的好善街,由北向南,挑着个担子,前面是煮好的江米粽子,后面是小方桌板凳,人还没到,悠扬的吆喝声“讲米哟……糖粽的。”传了过来,街上玩耍的孩子第一反应是往家跑,干啥?缠老妈:“娘啊,这次你一定得给我买,上次三妮的她老娘都给她买了。”反正是耍赖耍娇,老翁到了,挑子被围了起来。一溜烟的功夫,老翁的叫卖声越走越远,只剩下几个吸着手指头、咽着口水的垂髻小儿。
但无论是哪种粽子,当初在菏泽都属于小众食品,在菏泽小吃美食界,是排不上靠前的座次的。
即便在现在,糖糕的地位,在菏泽也是甜食类的一哥。
好的糖糕,形状有些类似于微型飞碟,表皮焦酥薄,入口就会碎,里面却是糯软近乎稀溜。外地也有类似的油炸糕,但我觉得很难比菏泽糖糕并提并论,这也是许多外地朋友共同的看法。
吃糖糕,还有个讲究,要用一支筷子,将糖糕戳破,把里面的热糖稍微与面融合一下,再入口。如果,心太急,或者不懂要领,烫着嘴,司空见惯,严重的,一咬,热糖喷流而出,把手和胳膊烫出一串泡来,也并不稀奇。嘻嘻,美食须当心,入口需谨慎。
菏泽糖糕 一种入口需谨慎的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