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初学者应该先重点学习三大流派中的哪一个?我答:行为主义是评判一个咨询师基本功底的试金石。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同意我这一说法。有人认为得先学精神分析,有人则认为得先学人本主义。我也知道,不同意我说法的人会给自己找到先学精神分析或先学人本主义的理由。我主张先学行为主义,并认为“行为主义是评判一个咨询师基本功底的试金石”,自然也有我自己的理由。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都是按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出来,并通过了相应考试的。这套教材的封面上写着: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心理咨询师》这套教材分基础知识、三级、二级、一级共计四本。对其中任何一本而言,文字量都是衡量相关内容重要性的第一指标:越重要的写的越详细,文字量也会越大,不重要的会简略甚至省略。据此,我们只要看看三大流派分别在这四本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就不难分清孰轻孰重了。
《基础知识》由六个部分(章)组成,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不涉及三大流派,其余的五个部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在讲梦、人格等内容时,谈到精神分析,并涉及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但是,相较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其文字量要少得多,还不如人本主义的内容多,尽管只讲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霍尼、沙利文等的精神分析也有所涉及,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就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主导,精神分析所占的比例更是无法与行为主义相提并论,而人本主义基本没有涉及。要知道,社会学习理论家除了班杜拉之外,还有多拉德和米勒(侵犯-挫折学说)、罗特(控制点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中涉及到的精神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述,依恋理论也属于精神分析的范畴。这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婴儿学习等行为主义内容的文字量大体相当。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和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算是个例外,在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部分,精神分析要比行为主义多一些,人本主义最少。
《心理咨询师·三级》没有涉及到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但却用大量的篇幅讲了放松训练和阳性强化法这两种最基本的行为主义技术,和涉及到行为主义的合理情绪疗法。这是一个考取了三级资格证书的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所必须从理论和操作方面掌握的行为主义的内容,而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没有要求。
《心理咨询师·二级》也没有讲精神分析,除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属于人本主义外,教材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生物反馈法、认知行为疗法,均属于行为主义范畴。因此,行为主义的重要性对二级咨询师也不言而喻。
唯一作为一种疗法讲精神分析的是《心理咨询师·一级》,但内容有限,基本上不具备可操作性。再说,尽管有教材,但对于一级咨询师国家却从未进行过资格认证。
以上罗列,其目的并非只是在于佐证:一个三级和二级心理咨询师掌握行为主义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要比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更重要一些;而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提示把教材中有关行为主义的那些零散内容理顺一下并连成一个整体。
其实,今晨在(再)说把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咨询师基本功底的试金石时,对我而言还有着强烈且迫切的现实意义。
由我们新阳光心理研究所运营的崂山区社会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不但有着1600平米的面积,还有25个功能区和43套专业心理训练设备,其中只有沙盘疗法和绘画疗法得靠精神分析的理论支撑,而其余的诸如宣泄、生物反馈、VR训练等,都不过是利用了行为主义的正强化原理。正式启动一个多月来,我昨天是第一次跟已经熟悉业务的几位咨询师进行理论交流。让我欣慰的是,他们不但已经能够熟练地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而且理论解释也非常专业且接地气。
在说到学习并掌握行为主义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术之重要时,有位学员问了我一个在我看来十分尖锐的问题:既然那么重要,怎么几乎不见相关培训?而学员之间、同行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涉及到有关行为主义的理论问题?
把这两个问题直接给出答案的人一定很不厚道!
为了避开不厚道之嫌,我对这位一直在练习书法学员说:三大流派中的行为主义相当于楷书,既造不了假也遮不住丑,写的好不好哪怕书法外行也能一目了然,而草书、隶书、篆书等则不然,哪怕是内行也是见仁见智难以统一。
打住:只知道对行为主义的学习很重要就足够了,不要像我这样去跟其它流派比较!否则,定会得罪人,而且会得罪很多人。
记住:面向大众的社会心理服务不同于心理咨询或治疗,社会大众迫切需要的是那些具体可见的行为指导,而不是认知的改变,更不可能是潜意识的分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13688/0325fabece9f57b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