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的笔记:
1,经过前两篇的讲解,对“被控制”感到反感和敏感。
2,奖励当中暗含惩罚的特质:都是控制手段。不考虑被控制人的感受。
3,达到奖励,没达到,不给,就是惩罚。
4,60人,只有前3名奖励,其他人会有:焦虑、压力、嫉妒。
5,奖励会破坏给予者和受予者的感情。如,媛媛朋友要求写推荐文,给红包,令媛媛感觉有点反感。
6,“下次考试好,妈妈奖励你**”,让孩子处于不平等的位置。自己不自觉站在高处。
7,奖励的短期效果,自己不能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8,奖励会阻止人冒险。
凡是奖励的,才去做,不奖励的,就不去做。
“读48本书,奖励**元。”这会让你选择“容易读的书来完成任务。”
9,奖励和惩罚是外在动力,外在动力不能驱动你做得最好或者很好。破坏了内在动力。
画画实验:奖励,儿童兴趣下降。
被取笑老头的案例。取笑-给钱。不给钱,取笑的动作取消了。
10,好好学习,才能得到奖励。暗含“好好学习”是不好的,是需要忍受的。
11,人必须感知到“自主权”,不想“被控制”。
12,受威胁,监视,评估,会让对方感觉被控制。作为手段,降低价值感,提高受控感。
13,被截止日期、评估、等,控制。活的累的原因。
以上是《奖励的惩罚》的第三部分内容:奖励失败的原因。
个人做出一些评价:
1,重申下,作者把所有的奖励都归结为:物质奖励,前面两篇我说过,基于人内心不同层次的需求,产生不同层次的奖励,会有更大的效果。
2,游戏、赌博业,都是利用奖励使你形成习惯并“上瘾”的有效证明。所以,即使是“虚拟的奖励”,带来的内心需求的满足,也是具有强大的动力的。
3,这部分讲奖励之所以有害,因为是“外部动力”,会破坏内在动力。其实,我觉得作者并未跳出“外部奖励”的偏见。
很多奖励其实是通过内在奖励实现的:
-1,打游戏,外部奖励是“音效”“武器特效”“光效”,一旦把音量降到零,把光效剔除,一个游戏的可玩程度就会降低50%。
-2,打游戏,另外50%更多通过内部需求的奖励完成。
如,切割成小任务,让你易于开始。
如,直接给你任务,避免让你“选择任务”,
设置“适度挑战”的关卡,让你逐步建立“成就感”。
显示“分值增加的变化”,分值用特大的数字特效升起等,让你感到“成就感、荣誉、太棒了”的感觉。
每一局完成,显示“你打败了**对手”,建立“成就感”“优越感”
提示你:分享至朋友圈,让你建立“我做到了”“我很牛的”的虚荣心。
-3,从以上的总结中,我本人所持的观点是:
奖励和惩罚是有效的,而且非常强大。从游戏成瘾的机制可以看出。
同样,作者认为有害,只是简单地把奖励理解为“外部奖励”。确实,只给予简单的外部奖励,是不能持久和强大效果的。
因为,心理内部的奖励,才是最重要的武器。
例如,满足人的“成就感”,奖励人的“自我炫耀”优越感。奖励人的“爱与链接”的社交感……等等,都能够产生重大的驱动力。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至于“被控制”的反感。没错。但是,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那些“温柔的控制”了,或者说,随处但“并不被你发现”的温柔的控制!
所以,我明天如何用这些来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1,理解更多心理内部奖励的机制。
对游戏的奖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揭示更多心理内部奖励的例子。行为设计学上应用的例子。
3,注意给孩子的奖励,需要挖掘她内心更多的“渴求”。不再浅显的给予“外部奖励”,而是关心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4,花时间陪孩子读故事书,通过故事来培养她的一些内心重要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