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从汤显祖笔下,我们可以领会到其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徽州的美是古朴的,是安静而简单的,白墙黑瓦的村落,没有华丽的霓虹,很容易走进水墨画的意境。古朴厚重的建筑经岁月的洗礼与烟雨迷蒙中的山水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徽学,囊括了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派建筑和新安理学等文化艺术形式。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州文化是细腻的,是体现在徽州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之中的,时光的几度轮回更改,岁月沉淀了沧桑的桥墩,斑驳的马头墙,打磨光滑的青石板,还有一群念旧的人,就待在这里,世世代代,眷恋着泛过的光景,守候着族谱上的故土。“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甩手一丢。”这就概括了整个徽州的前世今生。曾有多少徽州走天下,便带走了多少分量的惦念。村落依溪而建,晨曦之中,水光山色,云霞尽染,如处洞天福地。满目绿色,固守着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于低调中彰显着娴雅。

有幸去徽州感受到它的美,移步驻足间,晚烟疏雨时分,苍翠间拥抱着一簇簇白墙黛瓦,仿佛世外仙境,那种过分的美好,会让人心生错觉,浑忘了归期。穿堂过巷,悠悠而行,触摸斑驳的青墙,那些早已湮灭在风中的过往,又苍凉地浮现眼前,就这样看着人来人往,在淡烟疏雨里,任凭寂静喧哗。那一道道矗立的牌坊,刻画着谁的荣耀?谁又黯然叹息?徽州的过去,多少徽州人用青春与性命架起这一道道牌坊。这一道道牌坊直立天地之间,就像她们的脊梁。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越发的壮美!来到新安江畔,想起早前郁达夫游徽州时的诗句,“新安江水碧幽幽,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徽州就这样沉吟在诗词深处,总是令人魂牵梦绕。不时唤起心中深藏的情愫。旅人的风尘被淡朴洗净,暮色将至,桥下浣衣的妇人和她身旁摇着尾巴的小狗成为夕阳下的剪影。而我也有幸与清风晚霞共舞,邂逅了一场最美的日落。

一次完美的旅行必然少不了美食的调佐,徽州的臭鳜鱼就别有风味,肉质醇厚,骨刺与鱼肉分离,它的味道只有亲自品尝才能领味,还有徽州毛豆腐、刀板香等等,在这些普通的菜肴中竟有淡淡家的味道,再品一盏黄山毛峰,在一杯茶的光阴里,穿越整个徽州历史之中。看茶如观景,鉴茶如赏玉。碧绿的茶叶在沸水中翻腾起伏,溢出一片清香,品茶确实会淡泊心境,不禁联想到人生也如这茶一般,跌宕起伏,平静也好,厚重也好,归于宁静,归于本源。茶里面,有生命的惬意,惊喜及坦然。正如东坡先生所言:“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趁时光未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