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现在转行做美编,我可能一直觉得加班是一件特别光荣,特别酷的事情;
如果不是现在坚持提笔写作,我永远都不会感觉到分秒必争,恨不得把一分钟掰开当成两分钟去用的那种急迫。
早晚加起来至少运动1小时,三天必须看完一本书,每日至少更新一篇原创文,工时8+1(每日平均加班时间)小时,甚至一度把午休时间用于处理一些碎片事情扣除吃饭,上班路上来回,下班后和线上书店粉丝互动,监测其他平台上线活动销售数据,洗澡时间,剩下能给我美美睡一觉的时间大概只有5-6个小时......
在这种高强度,高饱和,高用脑的生活状态下,我原本有条不紊的生活变得慌乱,焦虑和疲惫。我急于寻求一种高效可行的的时间管理方法,希望早日将自己从这种鸡飞狗跳中解救出。 我尝试过去读最新的时间管理文章或者听线上行业名师时间管理课程。大概能学到的就是:早起,晚睡,将空余时间,哪怕是吃饭,挤地铁等碎片化时间进行最大化利用,巧用时间辅助软件,做记录,定闹钟,睡前总结......可事情并没有向我预期的那样顺利,依旧白天忙不完,晚上睡不好。这是不是也进一步说明了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开个小玩笑)......
前几天在某个平台听到一本书(音频),里面对时间的管理让我耳目一新,其中有几个被忽视的观点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真正的时间管理不在于分秒必争,它的秘诀在于“沉浸”二字,尊重你正在做的事情,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对待你正在做的事情。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你每天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陪家人,这24小时就像池子里的水,每做一件事就相当于舀出去一瓢水,直到水被舀完。本书作者从身体高效能的角度,让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怎么样才能把身体调整到巅峰状态,进而对时间进行高效利用!
五个核心观点:
1关注停顿点,谨慎选择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每做完一件事情,停一下,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这个时间间隙就是停顿点,回想一下刚才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提高。把自己从自动模式脱离出来,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例如找工作,从一家公司辞职后,不要着急马上找工作,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辞职,这次辞职后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在上一份工作自己在技能上面有哪些不足,需要立刻充电学习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找新工作时要避免哪些和上一份工作相同的雷区,想好这些再行动。
2管理心理能量,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脑力和体力一样也是会波动的,一方面会随着时间波动,一方面和根据你都做得事情难易程度来波动,要根据自己的大脑的状态选择相应难度的工作,越有创造力的工作,越消耗脑力。脑力的波动不像体力,一个人爬楼梯后会感觉身体疲惫,心跳加速,腿脚无力。同样大脑疲惫就会表现出迟钝,发呆,注意力不集中,因为脑力波动表现不明显,往往就会被忽视。例如一般早上刚起床的时候精力最充沛,头脑的活性最大,大概能保持2个半小时的活力,然后再想集中注意力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建议:先把困难费脑的事情搞定,之后再做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心理能量是:关键时刻发挥最好水平的关键技巧。
3理解注意力的特点,它不是每时每刻都是高效状态,学会顺应这个特点
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并不是一种缺陷,是大脑本身的特点,分心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是进化的结果,是大脑自带的属性,这是大脑自我保护机制。
2个方法应对走神:1主动让自己走神,专注20分钟后,有意识的干一会儿其他的事情换换脑子,比如听会儿歌,看看窗外。2当你遇到开始走神的时候,留意自己的念头,因为这很可能就和你手上的工作难题有关。
4掌控饮食和运动,保持葡萄糖的稳定和保持轻量运动是获得好状态的重要途径
轻量运动可以促进思维活跃,为什么很多人的就是坚持不了运动,因为我们对运动的期望抱太高。强度练习时为了减肥和塑造线条,如果为了保持清晰的头脑,更适合轻量运动,比如快走和有氧运动。
策略的饮食就是指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建议直接吃糖,直接吃糖15分钟内可能会让你觉得能量充足,但过了15分钟血液中的葡萄糖瞬间降下来,你就会变得很迟钝,书中给出的建议是:1.少吃多,2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
5让环境为你服务:注意噪音和光线的控制
环境的影响因素一种是噪音,一种是光线
意外出现的声音都是噪音,声音大就会打断思绪。大脑天生就是会对意外事件作出反应的,对抗是没有用的。例同事聊天,打翻水杯的声音,路过车辆突然鸣笛。做最核心的工作,还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比较靠谱。
光线影响:实验证明蓝白光的照射下,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度会增高,蓝白光就是天气晴朗天空的颜色,例如早上天气晴朗,身体对光这种线产生反应,可以督促你起床。上班工作中,把电脑桌面设置成蓝白色,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从身体效能的角度去把控时间管理,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