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风波》

作者: 捧个大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19:26 被阅读0次

少年时读鲁迅,那真是干啃馒头,不得不吃,又吃得没滋没味,有时候还是囫囵吞枣。因此,那时,一看见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有点头大。随着年岁的增长,尤其是在简书安营扎寨以来,写来写去,这个读书的水准也水涨船高。虽没有高多少,但有一个尺度是,我看鲁迅文章能深入下去了。

学会鲁迅的思考。但凡写文章的,无不去积极思考,所谓想得好,方能写得好。想得出来,才能写出来并且写得流利,写得有深度。

《风波》是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那个时代距今有一百多年了,但其塑造的典型人物,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依然栩栩如生立在眼前。

我在少年时读鲁迅的文章,尽管不甚解其意,但对其文中的人物却是印象深刻。无论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是《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豆腐西施杨二嫂,无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时我记得同学们之间,还往往拿他们的话来进行打趣调侃,足见其多么生动鲜活了。

究竟原因,是人物所代表的一种典型性中的普遍性,它好像随手可触可感。而他们身上体现的一种社会意义,不仅具有顾后性,更有瞻前性,因此,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期。

《风波》的社会意义更胜一筹,塑造的两个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人物:赵七爷和九斤老太,我敢断言,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过期。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地写她不满现实的情绪,而是要展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虽然有分析家指出这是农民 的狭隘性,但我以为,那不仅仅是指农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指我们这个民族中的某种顽固的保守观念。

也可是说是我们的“国粹”。我们是不是在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动辄就是过去那时候,天是多么的蓝,水是如此的清,山是多么的绿,人是多么的好?果然如此么?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被批倒批臭;大家都以争当大老粗为荣。有些人更是理直气壮气放言,俺就是大老粗,好像没文化没知识无教养多么荣耀似的。

现在的人们,一提起过去的住房等等社会福利,羡慕不已,认为那是个公平的时代,可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住房?更别提饥饿如幽灵一般在人们之间徘徊。

其实,人们总是喜欢把历史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放大它好的一面,从而掩盖了恶的一面,正因为如此,这些九斤老太们才层出不穷。

赵七爷则更是社会发展的阻力。如果说九斤老太们是处于普通大众之列,只是在舆论上吐吐槽无伤大雅罢了,那么,像赵七爷此类的人物,当真是不容忽视的,理应坚决予以铲除。

《风波》中的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老板,又是一个封建遗老;不学无术,懂得韬晦,时刻梦想复辟。因为是个酒店主,又”有学问“,使他成为”这三十里方圆以个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

但其“学问”又恰恰显示了其浅薄——他只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和“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皇帝坐了龙庭“的消息传来,他不但立即放下辫子,而且立即穿上那件”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的宝蓝色竹布长衫,得意洋洋地跳将出来,声色俱厉地恫吓农民,并荒唐地为复辟制造“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之类的舆论。常常叹息“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种地步了”。

我们将赵七爷这个人所代表的一种势力,在即使是如此现代化的今天,对对号,入入座,是不是很眼熟?只要现在到网上看一看那些文章,看看评论区里的一众喧哗,你就会从心底发出一声哀叹:卧槽!这现代的赵七爷真TM的多。

鲁迅之所以伟大,是伟大在他的思想的超前性、批判性、深刻性和永不过时性。他的笔锋直入一个民族的劣根性,如一把手术刀,将这劣根性解剖得那样纤毫毕现。

但有人就看不过去了,盲目的自信和自恋,已空前的高涨,竟昏了头,逐一开始了去鲁迅化,实在是一种悲哀。人类社会的历史,正确的方向是永远不断修正自身的错误,向前向前的,

可是,我们的历史却在走着怪圈,划着一个圆,进行不断的破坏——建设——再破坏——再建设,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此带来的国贫民弱,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当初项羽的对阿房宫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到西汉时期的强盛,再由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战乱无穷,人民流离失所,到盛唐,再衰败,扳着指头数一数,无不如此,无不如斯,令人扼腕。

《风波》是围绕辫子的有无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时隔一百年了,腐朽的大清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可是,那种劣根性的辫子,在有些人头上却仍未彻底剃除,在他们的思想中,还留着乌黑粗壮的辫子,时不时从头顶上拖曳下来,跳将出来如赵七爷一样得瑟得瑟。但愿已快速进入新时代的我们对此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读鲁迅《风波》

    少年时读鲁迅,那真是干啃馒头,不得不吃,又吃得没滋没味,有时候还是囫囵吞枣。因此,那时,一看见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有点...

  • 『晚读·经典』鲁迅《风波》

    今天给自己偷个懒,暂时不更新文章。 鲁迅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说句实话,看他的小说,如果不看赏析,我是看不懂的。虽然...

  • 风波

    近日来读鲁迅先生的《呐喊》,里面有一篇名为《风波》的,使我不由的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也算是小小的风波了。 ...

  • 和鲁迅一起过日子【16】

    我把读《鲁迅日记》称为“和鲁迅一起过日子”。其实,读《鲁迅日记》只是我读《鲁迅全集》的一个节目。 仅读《鲁迅日记》...

  • 新·风波

    题目:选一篇没读过的短故事,读前面的三分之二,然后停下来,续写结尾。 本文是鲁迅先生所作《风波》[https://...

  • 读书 | 鲁迅《风波》读书笔记

    1917年,张勋复辟,引起了政治上的大风波,也引起了鲁迅笔下的这场小风波。说它是小风波,是因为它影响的都是些小人物...

  • 9.25入学基础知识测试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1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提及爱情的小说是 A《离婚》 B《祝福》 C《伤逝》 D《风波》 ①鲁迅小说阅读 2被茅盾称...

  • 读《风波》续:关注鲁迅先生笔下的群像

    小说里只是一场普通的邻里对话,围绕七斤剪掉了头发,面对皇帝坐上龙庭的情况,未来会如何来展开。 而这个“未来”并非大...

  • 定风波.读鲁迅与朱安故事,拟朱安作

    定风波.读鲁迅与朱安故事,拟朱安作 人道姻缘梦里明。不知有梦太痴情。我愿寸心留半寸。为尹。五更白日梦无成。 起伏心...

  • 游走在鲁迅的世界里(2)

    游走在鲁迅的世界里(2) ——读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 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鲁迅的小说里时常是“希望与绝望”的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风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os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