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潭记

作者: 沧一海一声笑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0:27 被阅读0次

    荊邑西南三十余里之幽壑,有一深潭,名曰玉女潭。其水洌湛碧,莹洁如玉,周遭古木参天,葛蔓丛生,为阳羡之绝佳处。而玉女潭之名,盖因昔时玉女尝修练于此,后羽化登仙而去,故谓之也。

    乙末阳春三月,携家人游于阳羡山阴之玉女潭。是曰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江南草长,杂花生树之时。

    余至山间,见一深池,阔若半亩见方,遍植芰荷百余茎,其水清渌,芙蕖亭亭摇曳于其上,殊可观也。池内塑玉女像,只见其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修眉联娟,为绝代芳华也。

    过金牛门,有山道蜿蜒直上。沿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禽鸟似与游人同乐也!末几,至半山腰,有亭翼然立于山间者,玉女亭也。四周清静幽致,有茂林修竹,激湍清流,映带左右。时有幽泉怪石,潺潺然如鸣佩环矣。坐于亭间,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何其乐哉!于斯地,见满山翠竹之幽篁,想清风明月之雅静;于斯时,揽山光水影之胜,听珍禽异兽之鸣,何其快哉!

玉女潭记

   从亭下行百余步,隔篁竹,闻水声潺潺,其心乐矣。俄尔,下见一深潭,水尤清洌,莹碧如玉,时曰光下彻,晶晶然如玉镜初开,瑩瑩然如碧玉出匣也。周遭峭壁林立,如刀劈斧斫,鬼斧神工。又有葛蔓倒挂,苔痕离离。谢康乐《长灵赋》中曾曰:潭结渌而澄清,濑扬白简埃戴华。飞急声之琴汩,散轻文之涟罗。始镜底以如玉,终结岸而成沙。此时坐于潭上,竹树环合,修篁蔽曰,盛暑亦无日色,因其境过清,寥寂少人,久之便心生寒意,针砭入骨,不可久居,乃沿阶攀援而上。

玉女潭记

   又步行约里许,道中忽逢怪石林立,有立于阜冈高地间者,如有当道扼险之势。其状也,如鹄立,似雁行;又如饮兕,为卧虎也。另有不可名状者,甚多。

玉女潭记

     沿山而下,约半百步,有亭屹然立于泉上者,观鱼亭也。泉中有鱼百许,倏尔远逝,往来翕忽,怡然自乐矣。其泉西南角,有一长廊,沿水势而建,斗折蛇行,不知其接也。

     呜呼!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此山林之景也,而山林之景无穷,而乐亦无穷也。

相关文章

  • 玉女潭记

    荊邑西南三十余里之幽壑,有一深潭,名曰玉女潭。其水洌湛碧,莹洁如玉,周遭古木参天,葛蔓丛生,为阳羡之绝佳处。而...

  • 宜兴行(四)

    去宜兴时,朋友小陆告诉我,玉女潭景区就在竹尖长廊附近,值得一看。玉女潭不知风景如何,只有去了才知道。 开导航,行驶...

  • 七律        游玉女潭

    七律 游玉女潭 杏银黄叶白云飞, 傲冷菊花波影姿。 下壁踏苔幽径路, 看山瞧物树高枝。 寒松瘦竹深潭水, 斜...

  • 玉女泉记

    三月某日,余与友维同游西山.是日柔风似醴,温阳若棉.一路草翠木肥,花饱叶硕. 过蒋琬墓,拜恭候祠,登子云亭.下临玉...

  • 岩顶倒潭映

    西窗玉女游琼峰 酒中竹叶浮芙蓉 岩顶龙凤倒潭映 家山故赏风入松

  • 2017-11-22

    手卷柳宗元小石潭记

  • 《小石潭记》与《观第五泄记》、《游媚笔泉记》

    《小石潭记》与《观第五泄记》、《游媚笔泉记》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

  • 《小石潭记》柳宗元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

  • 【新教育·学生随笔】《小石潭记》的“精”“美”

    伊川县直中学八14班 李沂璐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唐代的文学家,他曾写过《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 记72潭

    近来心情抑郁,拥有块垒填胸、如鲠在喉的感觉。心口疼痛,肚子也疼。心知是事情不顺,又遭人背叛伤害所致,也是自己性格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女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pj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