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作者: 夕怡芯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23:10 被阅读0次

    我们俗话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不管是用现在流行的心理学去解释,还是运用我们古人流传的故事,这句话都不无道理。

    所以,小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过程。

    张鼎昆老师的《小习惯,大未来》课程,对于孩子年龄在10岁一下的家长来说,是一剂及时的良药,因为这个课程是在行为养成的基础上,用心理学的内在逻辑告诉你如何改变孩子看待问题的意义,因为只有孩子赋予这个行为的意义变了,改变才会更容易发生。

    对于孩子年龄在10岁以上的家长来说,这个课程可能就没那么立竿见影了。

    因为孩子不容易改变了。

    那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如果你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

    孩子现在的行为状态,不过就是过去的移情。

    过去很多积攒的问题,现在显现出来了,而已。

    这里,我不得不提下弗洛伊德的一句名言:6岁以后没有新鲜事。

    意思就是说,我们很多很多的行为、意识6岁以前都定型了。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阅心理学上的一些文献,6岁已经不是很早的年龄了,已经可以推到6个月之前……

    是不是很夸张了。

    那么早都定好了核心人格,我们现在都还在瞎忙活什么?

    如果改变的希望都变得渺茫,我们还学什么?

    学——孩子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动机。

    孩子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因为想要一个怎样的结果而发展出了这样的行为?

    我们不从『决定论』出发,这次,我们换个方向——『目的论』。

    且不论哪种『论』更有优势,而就像张鼎昆老师在直播课中说的那样:任何一个教育理论都有他的成功案例、理论支持,但具体的运用情景是重要的,使用这个方法的家长的状态是更重要的。

    虽然课程中的案例是10岁以下的孩子行为养成,但是,如果你留心的话,会看到你孩子的影子。

    所以,不妨试着多一个看待孩子行为的角度。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同理,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七岁”去更多的认识“老”的行为的原因。

    于此,对于孩子,亦或是对于自己,都适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qp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