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悦洋,自律的成长型妈妈。每天带你:科学育儿,成就自我!
小安已经上幼小衔接了。
在和同龄的孩子家长们讨论“学前班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些什么”的问题上,家长们的想法各自不同。
有的说,让孩子提前适应一年级的节奏,可别再乱跑乱蹿,总挨批评;
有的家长说,想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免得孩子上学跟不上。
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提前一年上学前班,希望孩子“笨鸟先飞”,早早开始为上学过渡。
其实,6岁前的孩子,还处于感觉系统的发展阶段,让他们坐在小板凳上安安静静的听老师讲课学东西是很痛苦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077/985ccfe66fd96f3a.jpg)
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体验去学习新东西。
所以6岁前,给孩子自 由,让孩子去探索,更有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
建议家长,不要过早的把孩子送进“学前班”。
到了孩子适龄上学前班的年龄,到底让孩子学些什么呢?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的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时期,主要是孩子们好习惯的培养。
比如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写完作业再玩儿,等等。
至于要不要学习1年级的文化课知识,答案是:不要硬灌。
学前班如果过于注重1年级内容灌输,这样的氛围培养出来的孩子,普遍在1-2年级成绩很好,等到3年级,成绩就急转直下。
为什么呢?
因为小学1-2年级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在这个关键期,你把所学内容都教会孩子了,孩子就会认为,学习是“毫不费力”的事儿,不用刻苦努力。
等孩子吃完“老本”之后,发现原来学习这么痛苦艰难,这个时候再想改变习惯,对孩子来说是沉重打击。
而且,你认为学完的东西再学一遍,很轻松是吗?
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痛苦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077/141b84465742ce6e.png)
孩子正在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段,把滚瓜烂熟的东西再重新完完整整地再学一遍,而且是学那~么长时间,每天都这样度过,这简直太无聊,太痛苦了!
所以说,有的家长过于追求孩子在幼小衔接的时期,就把0-100的加减法、拼音等内容学得滚瓜烂熟,如果不得100分就焦虑得不行,大可不必这样。
孩子去消化还需要一个过程。
幼小衔接的阶段,主要培养两个习惯:注意听讲、到家就写作业。
为什么呢?
注意听讲,是孩子专注力的表现。任何时候,一个人的专注力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到家就写作业,其实是培养孩子“要事优先”的习惯。先做作业再玩儿,先做重要的事然后再放松,是一个优 秀人士的标配。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077/7af9e05ade16e67a.png)
成年人世界当中所谓的“拖延症”,一是因为专注力不够,效率不够高;二是因为没有养成要事优先的习惯,总是先做轻松的、琐碎的事情,导致没有时间做重要的事。
这两个习惯培养好了,到了小学,孩子就会轻松很多。也会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是悦洋,自律的成长型妈妈,每天带你:科学育儿,成就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