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群体的地方,就有领袖。
没有领袖的力量,群体中的个体就像失去领头羊的温顺羊群,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领袖之所以存在和拥有权威,是因为群体的奴性心态。可以说,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
1.领袖如何练成
只有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
领袖养成之路大概是这样的:普通人——信徒——领袖,而由信徒到领袖,只需要对他所信奉的观念更加着迷和极端即可,越极端越受群体欢迎。所以群体和领袖之间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怪圈,热爱偏激的群体造就了他们的领袖,领袖采取最偏执、专横的态度通过打击反对者进一步巩固了群体。
此外,还需有强烈的信仰:一方面意志坚定,不管所坚持的挂念或追求的目标有多荒谬,都要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心如铁石,对于别人的轻蔑和保留态度无动于衷。领袖还需毫不犹豫牺牲自己的家庭和利益,甚至是自己的性命。
即使你做不到上面说的这些,你也可以假装是个狂热的疯子,那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政治野心家的一群人。他们往往精通巧言令色之道,善于用取悦无耻的本能说服众人。但是,囿于他们只受政治野心和私利的驱使,他们终究无法完全丧失理性,而只能成为一时领袖。
群体中领袖真正打中群众灵魂的,是他狂热的信仰,此点在政治野心家中很难持续性地假装。
信仰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一次又一次上演,而将信仰建立并形成蛊惑人心的狂潮,离不开领袖的作用。领袖就是群众的引路人,而往往媒体也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发表这有利于领袖的舆论,甚至向他们提供县城的套话。领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般权威,只因群众的奴性心态,他们并未出于自由,而是习惯了服从。
2.两种不同的领袖
主要有两种:
一类领袖往往是充满活力,但是只拥有一时的坚强意志,也就是们说的一身蛮勇。但这些领袖从群体中脱离回到正常生活,他们往往暴露出最惊人的性格弱点。其实,这类领袖并不能很好的指引群众,他们不缺乏思考和支配自己的能力,而是其本人也受人领导并不断受到刺激,总是有个人或观点在指引他,为他提供明确的行动计划,否则,他们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
另一类是要么聪明机智、要么心胸狭隘,但他们都具备持久意志力,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由此,像上文中说的,领袖需靠信仰和技巧,但这还远远不够,信仰和技巧可能会早就宗教狂和政治野心家,但却很难成为真正的伟大领袖。
3.如何影响群众
最重要的手段是利用领袖的名望。勒庞举了一个拿破仑的例子。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带着三名将军和一千名士兵逃离厄尔巴岛,但拿破仑向部下宣传其可不放一枪就再次回到巴黎。三天后,拿破仑在法国南部的儒安湾登录,一个正编制的掷弹兵团挡住了他的去路,但是拿破仑萤迎着枪口走上去,称他是他们的皇帝,哪些士兵果然没有向拿破仑开枪,甚至脱帽致敬,并调转枪口加入队伍。在回巴黎的路上,拿破仑所向披靡,成团成师的军队重投麾下,一直护送他重登皇位。这个过程仅用了十九条,且赤手空拳。
这场神话般的政治变革之所以能成功,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拿破仑自身的特殊身份所带来的威望。
这种名望有两类:先天的名望(称号、财富和名誉等);个人名望,也就是个人魅力。与生俱来的先天名望和近似于魅力性质的个人名望,是很难通过学习的方法获得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民众中博得名望,诸如个人权势、军事业绩以及宗教敬畏,但不管怎样,成王败寇,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通往名望的主要台阶。
领袖可以利用他的名望,但当他打算用观念和信念来影响群体的头脑时,就需要借鉴下面三种手段了:
(1)断言
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这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特别是当群体已经陷入狂热状态时,这时你所面对的就是一群脑子空空如也的躯壳,无论你说什么,群体都会相信,这时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大胆地给出结论,让群体振臂高呼。
(2)重复
史玉柱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广告就是采用重复法的经典例子,此外,还是“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领袖动员也一样,重复断言对于群体的作用力也十分强大。因为人脑的生理机制决定了,那些不断重复的说法最终会进入大脑中一个无意识的深层区域,而人们的行为动机正是产生于此,到一定时候,只需要有某种暗示和传染,我们就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还以为是自己的判断,并对它深信不疑。
(3)传染
如果一个断言得到了有效重复,在这种重复中再也不存在异议时,此时就会形成所谓的流行意见,强大的传染过程便就此启动。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对于群众来说,都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你我都逃不掉。尤其是当群体基于一种共同的倾向和性格有所准备时,这种传染还会变得更为容易,比如我国的“抵制日货”。
那制造传染需要什么条件?除了前文说的一些间接因素已经打好基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模仿。模仿并不属于群体专属的特征,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一天性,模仿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必然的,因为学别人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比如我们现在流行的某种时尚、服饰、观念和文学作品,有几个人有足够勇气与流行的东西作对?支配大众的从来是不是论证,而是榜样。
当然,在历史某一时期有确实会有那么几个特立独行的人,通过公开和别人作对来吸引目光,受到无意识群众的模仿,这确实是一个建立榜样的方式。但是,无论他怎么特立独行,都不可能逾越传统,至少不会明目张胆反对公认的观念,否则,会影响到他建立榜样,让别人的模仿变得困难。也正是这个原因,一些艺术家往往不能再同时代产生太大影响,而需待他死后很长的日子才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模仿。
律途漫漫
法学理论烟酒僧、律师助理,更是奔跑在律途上的读书人。
在这里我们将会和你一起分享青年律师成长道路上的感悟和心得,向大家展示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偏激、不愤青,有希望、有理性。
感谢你的细细聆听,很高兴成为你的朋友!
如果大家觉得分享的还行,还望顺手点个赞,或留言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