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筹集好了,那如何用好这些书呢?首先拿出家长认购的那七八十本绘本,让学生进行漂流阅读,也就是每位学生有一个图书漂流袋,装有两到三本绘本,每周换一次书。另外募捐来的那70本绘本,放在教室的书柜上,由学生每天的午读及课间进行自由阅读。而我坚持每周至少给孩子讲三本绘本,进行一次“读写绘”实践。
在这之前也上过“读写绘”的课,但是更像是一节“讲故事”课,对“怎样读”“写什么”“绘什么”不是很明确。甚至还发现学校教师让学生做的“读写绘”作业,直接就是把绘本的内容,用自己的手抄写一遍而已。根本没有思维的再创造过程。所以,报名之后,就开始认真听马老师的课,从而知道为什么要读写绘?如何开展读写绘,以及如何评价与修改学生的读写绘作业。
初试身手
开学第一天,我给孩子们带来的绘本故事是《小种子》,希望孩子们,这一个个小种子,能坚持自己的开花梦想,不害怕困难,不放弃自己,定能开出属于自己的最美的花来。并让学生想象并写绘下来:又有一群小种子出发了,开始了他们新的旅程,这群小种子在旅行中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两天后收上来的写绘作业,可以分为这几种情况。
照本宣科,临摹内容。这部分孩子的作业画是孩子自己照着画的,文字内容几乎和书中一样的。
大胆想象,依文创造。这部分孩子能够根据《小种子》的思路大胆想象,新的一批种子在旅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如何坚持下来,开出了很美的花。
另辟蹊径,再造新篇
这部分孩子就没有按照《小种子》的思路思考,而是写了与种子有关的其他故事。
发现这几种情况之后,我马上对这些写绘作业进行了讲评。首先表扬了敢于表达,大胆创造的同学。并且把这些作品进行了一一展示,并告诉他们,这样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作业就是好作业,优秀的作业。让学生有标可参照,树立正确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