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作者: 刘月Luna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14:55 被阅读0次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题记:这是一本残酷的书,也是一本温暖的书。

    说它残酷,因为它深刻的剖析了每个原生家庭里,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说它温暖,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个体了解了很多问题背后原因,然后建议我们用“爱”去疗愈一切。


    我的家庭和传统的中国家庭一样,父母对于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吃饱、穿暖、能上学。

    对于感情上的表达,父母一向很匮乏,他们认为,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就完成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

    而精神上的满足,比如:说一句“孩子,我爱你”这些都是空洞的形式主义,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的家庭从小到现在,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给予物质,比如:我过生日,父亲母亲姐姐弟弟都是简单粗暴的给我直接转红包。

    他们从不会精心的为我选一份生日礼物,因为他们觉得买了我也会不喜欢,何必浪费精力,直接给我钱,让我自己买喜欢的东西更实在。

    因为见证了父母的婚姻,姐姐的婚姻,让我对婚姻感到失望甚至恐惧逃离。

    他们的亲密关系之间没有爱,更像一种搭伙过日子的合作关系。

    我曾向姐姐或者母亲表示,我希望自己嫁给爱情,如果没有爱,我宁愿做个不婚主义者。

    结果收到了来自她俩的打击:“婚姻不过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爱情,不现实,电视剧看多了么?”

    而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如果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没有爱的流动,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如何能接受到爱的滋养呢?

    再加上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一度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害怕出错,总是极力的对周围的人好,因为怕被抛弃。

    而父母继续打着爱的名义,从上学到工作都开始干涉和规划我们的人生。

    姐姐按照父母的规划,亦步亦趋的结婚生子,成为一名教师。

    弟弟也按照父母的规划,上医学院成为医生,恋爱工作马上要步入婚姻。

    而从小在家里被忽视的我,受不了这种掌控,反而激发了自己的逆反心理,不断和父母做着抗争。

    结果,歪打正着,释放了自己的攻击性,反而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激情和意义。

    我曾经为此恨过自己的父母,甚至有想和家里断绝关系的想法,宁愿自己孤独终老,也不愿意被家庭束缚。

    还好,经历多了,故事听多了,才发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里,都是缺乏爱的教育,所以,普遍的中国人都没有安全感。

    而婚姻不过是大家寻找安全感的途径,所以,无爱的开始导致没有爱的家庭根基,也成为中国式家庭悲剧的开端。

    还好,社会在进步,50、60、70年代的人,最大的诉求就是活下来,80、90年代的人,最大的诉求就是爱。

    于是,曾经追求安全感式的婚姻开始向追求爱的婚姻进化。

    “所有的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有到最后。”

    当自己了解了家庭问题根源的成因,我反而对父母的恨释然了。

    是呀,他们那一代也是简单粗暴的长大,没有谁给他们做岗前培训,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当然会出错。

    但是,现在的80、90后普遍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开始寻找很多问题的根源,并开始迭代优化,阻止上一代悲剧的蔓延。

    父母固化的思维,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把悲剧终结在我们这里,而给予后代爱的滋养,用爱去浇灌下一代。

    面对父母的罪行,再去翻旧账也没有意义,过去的不幸已经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该努力用爱去疗愈一切。

    爱是什么?

    爱是给予、关心、尊重以及了解。而真正能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记住:“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aq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