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那么《楚辞》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始祖。《楚辞》发源于南方,南方物产比较丰富的,比起北方单一的黍稷,南方是富有的,正所谓“仓懔实而知礼节”南方是激情和浪漫的,于是战国时期《楚辞》在南方形成。如果说《诗经》是大众文学,那么《楚辞》就是特色文学,创作主体由大众创造过渡到个体创新,并且是有一定文采的个性创作。《楚辞》注重语言形式之美,词藻华丽。屈原的《离骚》《九哥》是其代表作。
“九歌”原为民间的的歌,是由戴面具的人唱出来,戴面具的人都是巫,巫应该是一种超现实的力量在人身体上的能力。民间通过很多巫的合唱,反映出楚国人对于神的经敬仰和敬重。《九哥》共十一篇,我在这里列举《东皇太一》和和《国殇》两篇
其中《东皇太一》有对万神之神的歌颂。在这个描述里,根本看不到具体的“神灵”,全部是周围环境的描述,唱歌,舞蹈,带有香味的贡品,华丽的装饰音,在云雾缭绕的空间里,带着面具的巫,开始复生,穿着华丽的衣服似有似无在眼前晃动,呈现出高度的神秘性,浪漫性。
这些浪漫性在后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身上可以找到痕迹,李白号称“诗仙”他很喜欢《楚辞》,而且他的文学轨迹也是继承了楚辞的传统-浪漫性。比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始金樽空对月”均属浪漫的情怀。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对战死之神也是反战之神的祭祀。“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描述战场的可怕和残酷,虽然身首分离,但仍刚强勇武,不可欺凌;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对他们的诠释。读完这篇,使我们在痛恨战争的同时,也深深理解人们对生命本源的敬重和悲悯。所以要珍惜生命,感谢为我们创造和平环境的英烈们!感恩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