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

作者: 瑞雪兆丰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11:34 被阅读0次

                                                                                德    怨

   德、怨是人的两大品行,也是两大人生观,也是君子与小人的标尺,以德报怨是君子,以怨报德是小人,德行天下,则政通人和,和谐安详;怨行天下,则矛盾纷争,四处狼烟。以德结友,朋友遍天下,志同道合,肝胆相照;以怨处事,则心怀忌恨,处处为敌。以德行事,则得道多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走向成功。以怨行事,则失道寡助,由大到小,由强到弱,最终走向消亡。对待德、怨的态度,决定人的格局大小,决定人的成功失败,对德怨关系的转换,决定了人的前途命运。

 “以德报怨”,又叫“报怨以德”,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以德报怨,是人的修行的较高境界。对以德报怨有很多误解,片面的认为:“以德报怨”是无条件的忍让,是软弱和无能的代名词,是封建社会用来愚弄百姓做顺民的洗脑工具。更有甚者,认为道家思想是“龟缩哲学”,是明哲保身的利己主义。“以德报怨”,现在也经常被众人抨击,视为“迂腐”的代名词。究其根底,是当下人心太过浮躁,竞争太过激烈。大家的思维习惯都带着“争”之心,而争的本质便是相互侵略,侵略的行为连“德”都谈不上,又谈何“以德报怨”呢?做不到,自然就只能攻击它的合理性,从本质上消灭它了。

    其实这便是误解了。首先,“德”并不是一味忍让、打不还手,更不是滥好人。老子非常推崇“慈”,说:“慈,故能勇,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能打能守,都是慈的表现,又哪里是滥好人呢!所以墨家提倡“兼爱”,又提倡“非攻”,但他们却到处帮人守城,帮人打仗。原因就在于:守,便是“兼爱”,便是“非攻”。因为我没有侵略之心,我只是在自保,在自我守护而已。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而二战的胜利者却被认为是正义的一方,区别也在于此。我想侵犯你,你也想侵犯我,那打起来就是“无义战”;我没想侵犯你,你却来侵犯我,那我打你是理所当然,我只是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便是“慈”的表现。一味忍让退避放弃抵抗,这并不是守护,也不是慈,更不是“德”,又怎么能说这种行为是在“以德报怨”呢!

其次,“以德报怨”的“报”字,不是回报的意思,而是“制服、处置”的意思。“报”是会意字,左边是一个刑具,右边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表示治人之罪,本意为制服、判决罪人。

“报怨”的意思,类似“制服、判决、制裁怨恨”。怎么制服怨恨呢?以德来制,而不是忍让求和,更不是怨怨相报。因此前文才会说“大小,多少”,大是从小发展至大的,多是从少发展到多的,从根源上制服怨恨,就需要“德”。

这也符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所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用忍让求和的方法来和解怨恨,必然会有余怨难消,又怎么能说这种方法好呢?

所以《道德经》,并不赞成“和怨”的行为,忍气吞声去求和解,也不是老子的意图。那什么才是可以消除怨恨的“德”行?《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有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一个真正的“善者”,对任何人都是以“善”待之。打个比方:卖东西,对知道行情的人,和不知道行情的人,我都是同样的价格。并不会因为他人无知,而去坑骗他。公正坦诚行事,又怎么会引起怨恨呢?

所以有道的人行事,对于明道的人,和不明道的人,我都同样以符合道(“善”)的行为去对待他们。这样才能把道施行于天下,让天下人都得到“道”。依照自然规律行事,又怎么会招来仇怨呢?

对于有信的人,我以信待之;对于无信的人,我仍然待之以信,这样才可以让天下人都得到“信”。否则的话,如果一个人守信还要看对象,对一部分人守信,对另一部分人不守信,那我们能说此人是个“信人”吗?明显不能。“信”,是一种品性,而不是行事方法。

    孔子也曾被弟子问及“以德报怨”,《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对“以德报怨”持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老子是肯定,而孔子是否定。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怨的行为我也回报以德,那么对德的行为,我又该拿什么去回报呢?很显然,孔子的观点似乎更符合我们当下的主流思维。提到“以德报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迂腐。难道敌人侵略家园,也要以德报怨吗?难道别人欺负上门,也要一味忍让吗?难道面对侮辱挑衅,就不能抵制惩戒吗?

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他的“德”是分对象给予的。对我不好的人,我就不会对他表现出德;对我好的人,我才以德来对待他。他是把“德”当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用于交易交换,而不是品性的自然呈现。就像别人对我笑,我才对他笑,这也是把笑容当作了交换,而不是内心欢乐洋溢的自然呈现。这样的人,是欢乐开朗的人吗?并不是,他的笑容,只是一种程式化的“礼貌”,是“礼”而已。

而老子的“报怨以德”,是不论你怎么样,我都是这样,这才是“信人”,才是“德士”,因为他的“信”不会因为对象而改变,他的“德”不会因为别人而消散。所以对于心怀怨恨的人,和心地良善的人,我都同样待之以德,这样才可以让天下人都得到“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1-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es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