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赶在年前,留在杭州的最后一周,把房子租定下来了。这次租住的,是自己住过最好的房子了:两房朝南,两个卫生间;有阳台、客厅、厨房、天然气;原户型,装修新;小区环境好、安全;出门即地铁......这些在市场上被明码标价的条件都凑齐了。当然租金也不便宜,6400元一个月。最如意的是,在陌生的城市,和亲近的人,住在了一起。
回想自己第一次租房子,还是大学没毕业,去新公司报到之前。虽然公司提供了宿舍,但自己希望有独立的空间,这样就能利用好晚上8点-10点的两个小时,以及早起的闲暇时光。对未来,我的想象一直都很美好。但因为在销售公司转岗,到了区域销售,开始了每个月出差20多天的节奏,真正在房子住的时间并不多。
也是因为经常出差的工作,让自己有机会,在5年的时间里,去过上百个城市。很欣慰的是,整个中国,只剩下新疆、宁夏等8个省及地区没有踏足过。古话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很遗憾没有读万卷。路,却走了不止于万里。我没感觉自己,因为去过这么多城市,内心就变得多丰盈、多有阅历。同样,也没有太多的沧桑感。因为每个地方都是泛泛处之,住个几天,办完事情就走了。反倒是因为碾转这么多城市,让自己明白,一个人对一个城市会有感情,是因为这个城市有自己所爱的人或自己所坚守的事情。否则,就算客居北京,也觉得不比自己母校所在城市,更热闹与繁华。
第二次租房是和4个大学同学住在一起,这是我毕业后,住过最长时间的地方。这段时间应该是很快乐的,大家都很穷,没有买房,也没有压力。可以经常到楼下撸串喝酒至深夜,猜拳声音肆无忌惮,一起打球一起回家。在这个出租屋里,我得到了升职机会,找到了一生挚爱。美好总是不可能持续,最终因为一个室友要回老家,扯破了这个桃源世界的帷幕。大家开始回归生活的主线:买房、装修、结婚、生子......离开这个住所的那一刻,我感觉大学生活才真正结束。
第三次和同事合租,为了尽快在公司附近住下来,草草的租了一个大房子,140平。本想再找一个室友,直至退租,也是两个人。这次租房体验极其不好,第一次体会,合租室友可以完全没有交流;热水器直至退租时还没有修好;两个经常不回家的人,租住140平房子的结果是,积灰的地面留下一条,从门口到房间的厚重脚印。这段租房给我的感受是,生活会因为你的将就,更加没有温暖。
第四次租房让自己第一次有家的感觉,一套房子里,只有我和女朋友两个人。我们可以一起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窝在沙发上、吃薯片、看电视,用画和绿植把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女朋友半开玩笑的说过好多次,把这个地方买下来,我感谢她给我一个我们一起营造的家。最后是我硬生生打破了这个温馨的家,因为老公司的工资无法支撑我的房贷,因为不想一直常年出差在外、漂泊不定,因为不想成天混日子、随企业一起满满沉沦,因为想去远方追寻梦想......我辞职来到了杭州。
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找房子的要求是:便宜,干净,有地铁,所以在自如上找了个最便宜的地铁单间。期间不断爆出自如甲醛超标、隔壁住凶杀犯等丑闻。我的内心毫无波澜,因为单身一个,无所顾忌。这个阶段,是苦是相思,每天都要和女朋友视频通话一个小时以上。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工作环境,知道女朋友才是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人。这段时间,我经常站在阳台上,看远方的灯红酒绿、滚滚红尘,想:为什么我不能给自己所爱之人幸福的生活,却让彼此忍受离别之苦?房价让我瞠目的城市,什么时候才能扎下根?
我会经常想起曹操评价袁绍的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仿佛也是在说自己,这段时间我很无助。
第六次租房是住的最短的一次。租的原因是人多了,女朋友终于来杭州了。退租的原因是人更多了,女朋友的室友与其老公也来杭州了。住在这套房子的三个月,我们过的像苦命鸳鸯,一起扎进了繁华都市。却因为穷,努力压制各种的欲望。都在新的工作上,不顺利,我获得了部门年度最差绩效。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卧室是客厅改的,通风、破财。在这里,我们的焦虑更多了,罕见的会吵隔夜的架。有时因为讨论一点点小事,意见有分歧,就可以让对方痛哭流涕。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第七次搬家,就是开篇提到的那一套房子了。搬进来住过的最好的房子,可生活会更好,还是更差呢?我相信会更好的,120%的相信。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被生活磨灭掉部分希望的时候,依旧可以100%相信生活会更好。
大多数电影里,当男主角有担当、努力、积极向上时,故事是欢快、有希望的;当男主角荒淫、颓废、逃避责任时,故事便是灰暗、无生机的,追随他的所爱也要受尽人间艰苦。我希望我编织的剧本里,男主角是乐观、努力、有担当的,女主角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
有时会庆幸,工作才5年,故事才开始,路还在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