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这个词,不能翻译,也不能下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又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人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没有实际的,可是男人争夺它、女人为它而死……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中国人靠它活着。
你想啊,面子的概念这么玄虚,我们怎么能够保证自己真的照顾到别人的面子?所以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面子这东西,它到底是什么?面子是从别人眼里看出来的,是跟你有关系的人对你的接受和判断。
第一,面子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道德、能力、成就的认可。第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像是仁、义、礼、孝等等,其实都是在解决怎么分配资源的问题,或者说是在解决给谁面子、不给谁面子、给多大面子的问题。
它管的是社会资源怎么分配。假设,你掌握着社会资源,别人求你办事,要是不同的人来求你,你的态度肯定不会一样。面子大的,你就多帮忙;面子不够,你就敷衍他。毕竟,你帮人办事,肯定要付出你的资源,甚至要担风险、负责任。更不用说资源一共只有这么多,给这个人多了,给那个人就少了。所以这就要看你们之间的关系远近。
你们之间很陌生,那就纯粹是冷冰冰的工具性关系。比如你去超市购物,和收银员之间的关系;去坐公交车,和售票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工具性关系。相反,要是你们之间很亲近,比如一家人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情感性关系。又或者你们之间不远也不近,是这两种关系的混合。如果是混合性关系,你还要判断你们的关系中,有多少工具性的成分,多少情感性的成分。
关系不一样,办法当然也不一样。陌生人之间的工具性关系,当然是公事公办,这叫公平法则。一家人之间的情感性关系,那是要多少给多少,这叫需求法则。父母抚养儿女,儿女孝敬父母,可不都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办法计算付出和回报。至于不远不近的混合关系,就要看人情和面子了,这叫人情法则。
那什么人的面子比较大?简单说,越是有权有势的人,面子就越大。这里权势指的是一个人手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不过,有些人不是直接掌握社会资源,而是间接的。在中国社会里,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其实也是一种权力。我们都生活在一张张关系网里,如果谁认识很多能够影响别人的大人物,“结交尽权贵,往来无白丁”,那么他的面子一定很大。我们都能想象,这样的人出来办事,难免有些特权。相反,如果一个人出身寒微,他的面子显然比较小。
你帮人办了事,他就欠了你的人情。人情债是要还的,这是一场交易。一方面,礼尚往来,人情才能长久;另一方面,你给人办事,往往付出的不只是资源,还有感情在里面,所以我们常说人情债不好还。如果对方有权有势,掌握大量社会资源,或者人脉广、关系多,总之,他能还上你的人情,你一般会比较情愿满足他的请托。如果你和对方感情疏远,又明知对方还不上你的人情,那你就很有可能拒绝他。可是直接拒绝未免伤面子,所以我们常见的反应是采取拖延的办法,让事情不了了之。中国文化重视和谐,强调不得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