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得下一本书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得下一本书

作者: Vinchent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7:20 被阅读0次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得下一本书。从来都不是喜欢读书的人,至少以前不是。从小到大也没读多少本书,只是在大二一年突然爆发,循着梁文道《我读》的推荐,读了60多本书,现在记得读过的大概有《反脆弱》《丧家犬》《自卑与超越》《异类》等等。记下来的内容也只是只言片语或核心观点,像《丧家犬》这样解读论语的书也就只记下这么个名字了。最多也只是隐约觉得作者说不要把孔子当做什么圣人来看待,不过是一个没人待见的糟老头子。

    然后是从去年开始听罗辑思维。这得感谢锤子手机预装了得到app,闲着无事在火车上开始听免费的罗辑思维。一发不可收拾,罗辑思维听完了,得到的专栏也听了十几个。然后就开始读书了。可能自己也觉得这种所谓“碎片化”的学习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只有真正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巧在罗辑思维每期都有推荐书目,于是照着书目读了起来,有的好读,有的难读,有的已经读了两遍,有的还没开始读。总之以罗辑思维提供的书单为标准的话,我快一年了连前十期推荐的书还没看完呢。但是很多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一个开头。在不同的专栏里有不同的老师推荐了不同的书,看到感兴趣就下下来读一读,这样一下也胡乱读了很多得到系老师的书以及得到系老师推荐的书。

    真正认真开始读书计划应当是在去年12月9号。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年的阅读目标,然后每一个季度复盘一次。这个目标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完成中。时间过半,看到了超额完成的曙光。

    在上学期末学习的《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王烁老师解读了30本外文书里的精华观点,有的有趣有的陈词滥调。但是看在即将放假,时间比较充裕,于是给自己定下小目标要把这30本书读完。倒也不刁难自己,如果有中文版的就读中文版,没有中文版的就读英文版。原则就是不着急不设限不评价,读完就好了,喜欢或者不喜欢,有收获或是没收获不重要,只是为了读而读,倘若再能收货那么一点点东西就更好不过了。现在已经读下了将近一半,觉得全部读完是有希望的。读的过程中开始佩服王烁老师,能把一本书中的精华抽取出来写成一节节精彩的课真是不容易。很多书在我读完之后留下的东西都不过是一些皮毛。

    最近的阅读又“偏离”了目标。熊逸老师的专栏已经听了过半,很多东西听得云里雾里。一个词可以恰当形容——不明觉厉,看似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细细想来又不知该从何想起。刚刚听完再让我重新复述一遍要领都很难。加之熊逸此人乃为隐士,勾起了我的好奇。于是跑到了图书馆,扒出他之前写的书来一本本的读。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就多读读这个人的各种书,相互映照下或许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于是在图书管里扒出了熊逸老师可以借到的书,前天看了《孟子他说》,昨天带着孟子的“仁政”去读了《思辨的禅趣》(坛经);今天又带着慧能六祖的“无相无念无住”读了《道可道》。可能明天又拿着“因势利导”“无为”去读庄子。读的很快,大约半天一本书,不求甚解。一来不用治学考试,二来也不是将其奉为人生宝典。不过是为在沧海中找到一粟可以玩味的观点,会心一笑。

    不过阅读的过程也是痛苦的,就像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写的一样,必须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这只是他的观点而已,不能全信。吴伯凡老师说:“怀疑是一个认知周期的结束,相信是下一个认知周期的开始”。拿起一个人的观点当做矛或者盾,再去挑战下一个人的观点,分出个高下再拿起幸存的那个武器,或者将他们整合。对,书和书中的观点不过是武器,阅读的过程却是不断修炼自己武功的过程——学会使用这些趁手的武器。

    为什么能看下一本书?除了装逼,不过也就是打发打发时间,玩玩而已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得下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nh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