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简友广场散文
如何理解 《诗经》里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如何理解 《诗经》里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作者: 安洁儿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14:24 被阅读0次

    古语云:“诗经是诗歌的源头。” 诗经的录读到了大雅,一路读下来,发现很多的名言和诗句都是来自《诗经》。比如孟子说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最近读到《诗.大雅.文王》里有一句话:“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才知道,原来这句千古名言是出自这里。还有一句是:“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诗经》里多次提到“永言配命”,网络上查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配合天命,永远合乎天命,同时看到了南怀瑾老师恰好有一篇文章是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

    南老的文章中有两段话是这样讲述的:什么叫“永言”?永久千古不能变动的名言,万古长新,永恒的。“永言配命”,配合一般人对命运宿命的观点。一般人认为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做主,如上帝、佛、菩萨、阎王等,以为命运有鬼神做主。上古文化,老祖宗告诉我们是“无主宰”的,配合大家了解一切生命、天下、国家的大势命运是“无主宰、非自然”的唯心所造。

    因此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他力,不是靠上帝、佛、菩萨,是靠自己“自求多福”,这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真言。人,只要努力,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你感觉这个社会对你不适合,哪个朋友与你处不好,都是自己的原因。所以先反求诸己,反省自己,不要怨社会、怨朋友,要严格检讨自己,找出原因,这就是“自求多福”。如果自己不先反省,而先怨社会、怨朋友,又有什么用?反而会“自求其祸”了。

    关于第一句话永言配命,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

    目前能理解到的层面是,当人知道天命是什么时要顺应它去做,当还不知道天命是什么时,也不强求,不放弃,慢慢摸索,而更重要的都是要自求多福。

    对于上天的安排,人多数时候事先是无所知晓的,所以要听天命,但是对现实中的日常人事物,是可以去反省,修正给自己求福的。比如不轻易与人争锋相对为敌,不让自己受气,便是给身体求多福。与人相处时,凡事留有余地,宽以待人,便是不把自己逼入绝境。在面对发生的事情,多反省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便能增加些许自知之明。

    南老先生在《如何修证佛法》中说道:“在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

    为什么要严格检查自己?或许一个人可能欺骗得了别人,但是不能欺骗自己。正如《大学》里说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自己即众生,众生即自己。

    每个人可能会有所有人类身上的缺点和弱点。如果看到别人的缺点,就像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一样,包容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也是在自求多福,若划清界限把过错全归于他人,心中的小我得到了满足和保护,但是对自己的提升无益。

    不过,是愿意做井底之蛙在小圈子里打转,还是想克服困难登高望远,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只是人还是要时常保持一份觉知,舒适度越高的时候,危险性也可能越大。

    当一个人要求身边所有的声音都是顺着自己内心的,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那也是高度危险的。

    昨天听曾教授讲《三国演义》说到了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他的失败是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其中有一项是自大,对很多将领提出的中肯建议置之不理,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他在战前高歌结束,乐师想提意见之前,曹操说自己是闻过则喜,结果乐师说了真话后,曹操盛怒,把乐师杀了。一次次地拒绝忠言,也是曹操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无完人,即使是曹操刘备这样的厉害人物也会犯错,普通的人亦是如此的。所以不苛求完全不犯错,而是倘若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能想到自求多福,反求诸己,就有可能减少损失,回归到镇定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诗经》里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nk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