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理模式介绍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七大结构型设计模式之一。
2.代理模式的定义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3.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
当无法或不想直接访问某个对象或访问某个对象存在困难时可以通过一个代理对象来间接访问,为了保证客户端使用的透明性,委托对象与代理对象需要实现相同的接口。
4.UML类图
UML类图5.角色介绍
1.Subject:抽象主题类。
该类的主要职责是声明真实主题与代理的共同接口方法,该类既可以是一个抽象类也可以是一个接口。
2.RealSubject:真实主题类(被代理类)。
该类也称为被委托类或被代理类,该类定义了代理所表示的真实对象,由其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方法,而客户端则通过代理类间接地调用真实主题类中定义的方法。
3.ProxySubject:代理类
该类也称为委托类或代理类,该类持有一个对真实主题类(被代理类)的引用,在其所实现的接口方法中调用真实主题类相应的接口方法执行,以此起到代理的作用。
6.模板
与桥接模式的模板基本通用
1.共同点:桥接模式里的实现部分对应代理模式的被代理类,桥接模式里的抽象部分对应代理模式的代理类。桥接模式里的抽象部分持有实现部分的引用,对应于代理模式里的代理类持有被代理类的引用。
2.区别:代理模式中被代理对象与代理对象需要实现相同的接口(被代理类的抽象接口)或继承相同的抽象类(被代理类的抽象类),而桥接模式里的抽象部分无需继承实现部分的抽象类或者无需实现实现部分的抽象接口。
代理模式注意点:如果使用动态代理,那么抽象(接口)主题类必须是接口,不能为抽象类。静态代理则抽象(接口)主题类既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接口。
抽象(接口)主题类,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接口 真实主题类,也叫被代理类(上图) 代理类(上图) 客户端调用(上图)7.例子
抽象(接口)主题类。动态代理此必须为接口,静态代理则抽象类和接口都可以(上图) 真实主题类,被代理类(上图) 静态代理类(上图) 动态代理类(上图) 客户端调用(上图)例子分析
代理模式主要还是一种委托机制,真实对象将方法的执行委托给代理对象,而且委托得非常干净利落。一个律师可以代理多个人打官司,具体代理哪个人,就看代理类中所持有的实际对象类型,例子里是小红打官司,如果是光头强打官司,只需要光头强类实现Lawsuit即可,再在客户端修改高层模块调用逻辑就好了。里面的静态代理模式和动态代理模式请看下面的总结。
8.Android源码中的代理模式
ActivityManagerProxy代理类,其具体代理的是ActivityManagerNative的子类Activity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Proxy实现了IActivityManager接口,IActivityManager接口相当于代理模式中的抽象主题,真正实现主题(被代理类)是ActivityManagerService(严格来说ActivityManagerNative是被代理类,但ActivityManagerNative是个抽象类,大部分具体逻辑由其子类ActivityManagerService来承担)。
9.总结
代理模式从code方面来分,可以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1.静态代理
代理者的代码由用户生成固定的代码再对其进行编译,即代码运行前代理类的class编译文件就已存在。
静态代理只能为给定接口下的实现类做代理,接口不同就需要重新定义不同代理类,较为复杂,但是静态代理更符合面向对象原则。
2.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则与静态代理相反,通过反射机制动态的生成代理者的对象,即在code阶段根本不需要知道代理谁,代理谁将会在执行阶段决定。Java自带提供了动态代理接口InvocationHandler,实现该接口需要重写其调用方法invoke。
通过一个代理类来代理N多个被代理类,其实质是对代理者与被代理者进行解耦,使两者没有直接的耦合关系。
从适用范围还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代理实现,如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智能引用
1.远程代理
为某个对象在不同的内存地址控件提供局部代理。使系统可以将Server部分的实现隐藏,以便Client可以不必考虑Server的存在。
2.虚拟代理
使用一个代理对象表示一个十分耗资源的对象并在真正需要时才创建。
3.保护代理
使用代理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该类型的代理常被用于原始对象有不同访问权限的情况。
4.智能引用
在访问原始对象时执行一些自己的附加操作并对指向原始对象的引用计数。
代理模式优点:代理模式应用广泛,在结构型模式中,都能看到代理模式的影子,有的设计模式说白了是对代理模式的一种针对性优化。
代理模式缺点:几乎没啥缺点,缺点顶多就是所有设计模式的通病即类的增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