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伦比亚的倒影
有些人情商很高,会说话、会做人、会处世,在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很受欢迎。
这些特质并非人人都有。
若是先天不足,得后天来补。
我也曾学着说些热络亲昵的话语,随随便便就能与别人惺惺相惜。学着在心里奔腾着一万只草泥马,脸上依然笑魇如花。学着换位思考,尽可能多为别人考虑,不惜委屈自己。
可是,在努力通往高情商和好人缘的路上,只感觉自己活得越来越累。
这些年越来越觉悟到,粗暴直接地解决问题,能活得轻松很多。真实地做自己,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现在的我,想拒绝时就拒绝,不愿解释就不解释,以真实面目示人,这感觉还不错。
人生嘛,不是演戏,真的没必要太委屈自己。
1.好人卡还是别要了吧,拒绝时别搞得像自己犯了错。
以前,但凡有点关系的人寻求帮助,都会尽心尽力亲力亲为。即使这个忙心里并不想帮或者力所不能及,也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于是,自己的时间被他她它的事挤压得所剩无几,最终得到的赏赐不过是美言几句:“你人真好”,“有什么事儿找你就对了”。
慢慢发现,越好说话,随之而来的麻烦就会越多。
真没那多人明白“什么关系帮什么忙”这个道理,也没有那么多人会对你心存感激。
虽然帮忙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可别人一旦对你的付出习以为常,你就成了一个廉价或免费的劳动力。
善良没错,被白白利用这善良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帮忙要挑着人帮,只有帮你真心愿意帮的人,付出时间精力时才不会附带勉强。此外,帮忙要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否则就成了负担。
如果不想帮,就顺从心意,直截了当地拒绝。
对方开口前,其实心里明白,得到的回答不是Yes就是No,无论你拒绝还是接受,都在意料之中。
拒绝别人后,别搞得像自己犯了错。这并不是应尽义务,你有权利说不。
2.误解你的人,都不会有多了解你,解释要说给值得的和懂得的人听。
被人误解时,会觉得很委屈,急于解释,解释的姿态低到尘埃里,诚恳得像个小丑,求着对方原谅似的。
结果,掏心掏肺地说了半天,不相信你的人,还是不相信,解释在对方看来全是借口。
沟通很必要,但沟通要看对象更必要。若对方已把你盖棺定论,那真的不必再多费唇舌。
出现分歧和冲突时,本来就没多少人愿意把对方往好处想。人心难以揣测,人性有趋向负面信息的本能。对方已经选择了不相信你,费劲解释只是多此一举。
那些真正了解你的朋友,怎么可能轻易怀疑和误解你?会轻易误解或以一己之思错误揣测你的人,只是些路人甲乙丙罢了。这就更不必为误解而伤心。
世上最难做到的,一是信任,二是理解。有些话,只需要说给懂的人听。
被误解时,与其心心念念焦急解释,不如粗暴简单地过滤,对方爱咋咋地,反正你无愧天地与良心。
3.太在乎旁人看法会沦为一个尽职的演员,不如做真实的自己。
太在乎旁人看法的人,通常活得都不自在,过多地为别人考虑,会把自己弄得很委屈。
聊天时,怕冷场使别人尴尬,所以热情地接话,导致一段明明不想进行下去的对话被越拉越长。你心里的煎熬有谁知道?
逛店时,在店员的殷切注视下,不买点什么就感到不好意思,两手空空有罪过似的,于是总会花点些不必要的钱。有人给你报销吗?
交际时,明明心里不愿意做某件事,因为怕伤害对方感情,勉强答应了。结果做的过程得不到任何享受,还要表现得乐在其中。
其实,真实地做自己真的没关系。太在意别人了,生活会失去重心。想过得舒服一些,得不那么配合表演。
对对方没兴趣,就冷淡点,话不投机时,就不说话,难不成还要和中国十三亿人称兄道弟才罢休?志同道合,才能别成为真朋友。
逛街不想买就不买,无需浪费钱。没有人规定进店摸了东西试了衣服就一定要付钱,你不好意思给谁看呢。
对于勉强自己成就他人的陪伴,能少就少,除非是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不感兴趣的电影、无聊的派对、勉强赴的约,你置身其中时,那郁闷的感觉不太好受吧?
简单点,做人做事没必要考虑太多,累得很。太舍己为人和入戏太深,都不会太好过。
现在,我已不再羡慕那些八面玲珑的人,他们巧舌如簧,说出的漂亮话个个都爱听,熟练周旋于各类人群中,总有能力把人际关系处理得面面俱到。
也不知道他们活得累不累,也许早就习惯了这样做人吧,当圆滑成为一种自带技能,何累之有?
我自知与他们不是同类,很多东西学不会也不想学,所以还是选择善待自己,随性就好。
人生苦短,时时刻刻配合表演,又是何必呢。
别太委屈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