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维克多·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
今天看到一篇来自一名软骨肉瘤前患者的自述。二十三岁那年,她的骨盆里长了一颗椰子那么大的肿瘤,很突然。
她的人生在那一刻被分成了两段,生病前和生病后。
考研的暑假身体突然消瘦的很快,疼痛从腰部蔓延到了腿部,后来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一开始睡不着觉,再后来爬不上床,走不动路,食堂,水房,教室……之前两步走到的地方变得越来越难。
父母带着她各个医院去检查,辗转到后面才确定是骨盆里长了肿瘤。
需要面对截肢的现实,从骨盆里切掉。
后来手术肿瘤被拿出来了,骨盆也支离破碎。
生活就分成了生病前和生病后。
活动的范围从全世界变成了病床周围一个半径一米得圆圈。
生病前到处跑着玩,生病后连放的远一点的苹果都够不到。
绝望几乎要把她爱疯,抑郁瞬间包围了她,想不通生命的意义。
从学走路开始,重头再来。
她开始在网上看很多自学视频,在床上无聊的时间里学会了打外科结和拆线。从躺着单拐走路,从严寒的冬天到炎热的夏季。
半年后第一次走出家门。
一个人出门遛狗,达成。
一个人打车,达成。
一个人下楼梯,达成。
后来,第一次骑上自行车,那种豪爵就像是飞一样,生病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由。
再后来,独自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相关的工作:视觉传达。
又第一次出国去日本看了樱花。
回来后换了工作,来到丁香医生,做了一名科普疾病的策划。突然感觉这份工作把之前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似乎突然汇聚到了一起。
也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恶性肿瘤康复的病人,是怎样像个普通人一样努力生活着。
也就是在二十三岁那年,那些她以为再也够不到的东西正在一点点被她夺回来。
我她一直努力往前走,从想要服药自杀的二十三岁走到了可以帮助更多人的三十岁。
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走了更远的路,还好她总算到达了想去的地方。
她的名字是小秋。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我们自己最重要,爱自己从选择可以面对的方式开始。
看到她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