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学习很用心结果却很一般?
因为学错了东西。
到底是学有道理还是学有用的?
有句话很经典:我们懂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一生。根本在于我们懂很多有道理、对、正确的话,却很少学有用、有帮助的知识。
这一点我非常有体验,记得大约十几年前,我就开始组建团队,刚开始凭着一股热情,很快我就组建了几十人的团队。
我一直保留一个习惯,就是非常喜欢看书,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想看书没书也没时间,到了大学后是有书有时间,除了上课、吃饭、睡觉,我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
当时为了把团队经营好,我更是大量的看书学习,学的管理方法和道理越来越多,但让我费解的是,我团队组建步伐开始减慢,我讲的虽说头头是道,当然主要是讲并实践书中的理论,但效果却大打折扣。
后来我经过10年的摸索,我这个人喜欢琢磨,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我有点像个疯子。比如我走路的时候,我会随身携带纸和笔,就连乘坐电梯排队的时间都不放过。
有时也不是我想这样,很多都是被逼的,每天写日记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有难度,根本不在于是否能坚持,而是看是否有源源不断的素材。
这样持续输出内容,正常人一般十天半个月就会枯竭,至今我起码写了至少15年打底,写什么样的内容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唯有当下红尘,可一天写出有价值的不难,如果要连续写出高质量的日记,任凭对谁而言,尤其是用业余时间来做,相信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或许这就是我的优势。
什么是优势?
做一件事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
不过还好我有三个好习惯,一是非常善于总结,二是很喜欢观察琢磨,三是我喜欢变化。
记得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想让自己持续保持活力,并且越活越年轻,有两个最有效的办法:第一,每个时间段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第二,各个方面都进行全方位的更新。
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话,就不会唤醒人内心的热情,人天性就喜欢新鲜,喜欢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人的本性,有人就会问,不是说重复对于人而言是决定性的优势吗?
重复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枯燥式的重复,另外一种是创造革新式的重复,比如我写日记,写了这么久,为什么写出那么多题材或话题,坚持每天写这个东西是重复的,但每天的内容却是千变万化的,这叫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重复。
重复的是外在形式,但内在神韵却时刻在变化,就好比看电视剧一样,一般人看完一遍就不看了,因为重复的是剧情,看完就不会再看了,为什么我会重复看10遍?
第一遍看剧情设计,第二遍看内在逻辑,第三遍看台词设计,第四遍梳理人物关系...
总之,每次看的侧重点都不同,这就是同样看电视剧,有的人看完会有无限收获和突破,有的人看完啥也没变化。
大家看我每天写日记,没写过的人没感觉,不就是一天2500字,我就是不愿意写,我想写肯定可以,没写过的都会这么想,干过的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真的有时为了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日记,连撞墙的心都有了。
我经历过无数次这种历练,刚开始摘录日记写体验––独立写出自己的风格––写过去的各种经历––深度解读经典文章––读者问题答疑––各种专题(包括交往、说服、执行、情感、教育等)。
到现在又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过去能写的几乎写得差不多了,为了能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开始逐步向外走,一是进入高能量场,另外就是再次升级自己的经历,即进入更加多元、立体、浩瀚的体验,具体会在日记中逐步体现出来。
从小到大,我这个人就是一根筋,脾气非得倔强,自己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在很多人眼中,我就是一个偏执狂,我的很多行为旁人都无法理解,还好通过近几年的历练,对于外界的言论,我越来越不在意了,我所有的焦点开始逐步向内求。
包括写日记,经常会面对各种反对言论,过去看完内心会很抵触,现在内心非常平静。
如果评论对读者有正面引导,即便是反对的也保留,如果评论对读者是负面影响,无论是否反对都直接删除。
从现在开始,慢慢就会生发一种感觉,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外界的一切都是假象,我们能把握的只有我们自己。
过去我写的是日计划,要么写在本子上,要么写在电脑上,这种效果非常不错,不过偶尔会遗漏,后来我又用为知笔记,各种安排写到手机上,为知笔记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手机、电脑同步,这样效率非常高。
但一个方式久了就会失去新鲜感和热情,现在我又开启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把每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未来的事先不想,我笔记本前三页都是空的,刚开始写的是备忘录和月计划、周计划、还有日计划...
试想:如果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行动,多赚10万还是问题吗?
明天来分享日计划最新操作要领,看完谁敢执行,保守预计让你效率提高30%!
特别说明:
1、有价值就有价格,文章有偿阅读;自愿随心!
2、焦点在哪,答案在哪;若有感触,感谢转发、点赞~
3、《欢喜哥日记》忠实读者(粉丝)可添加欢喜哥私人微信:15555555585(位置有限、来者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