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问我,你这几年里有什么收获吗?我想了一会,沉默不语。因为,收获很多,不是一两句话就说得完的。时间过得飞快,一晃我已经在湖南呆了四年,好像是突然就长大似的。是的,大三了,即将毕业的我,又应何去何从?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决定未来在哪了吗?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现在的我还有点模糊。但大致的规划已经有底了,参照那么多人的路,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是想看更广的世界。接触新的东西吧。突然又想起以前,为什么我当初想去湖南?因为我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学习更多的技能。在湖南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记得准备离开的时候真的是兴奋,结果去到农村似的学校,我怂了,看着陌生的脸盘,我想是这里吗?三年。我可以吗?甚至想做一个逃兵,要不我复读吧。去到省外,突然觉得,竟毫无归属感。觉得我不属于这里,强烈的感觉让我想要逃。最后我想来了就坚持吧,因为学校是自己选的,好像就没有什么退路。就像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然而学校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可以逃课,老师不负责。事实上,我们学校每天早上都有早操。而幸运的是,老师们都兢兢业业,要求我们背诵。如果非要找去与高中的区别,那就是课相对比较少吧。我当时的课表是周二、周五下午都没有课,不过大一那年需要晚自习。我当时进了组织部和校园记者团,所以晚上的晚自习基本都在部门工作。想进部门的方法是,首先你要出众,然后是多与群里的学姐聊天求关照。那时候我准备了很久,因为要脱稿,我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我不喜欢在陌生人,长辈,领导面前说话,那是一种怯懦与自卑。然我太了解自己了,所以当初想通过面试来挑战自己。部门的工作占用了我很大的一部分时间,而同时换来的是,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还有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大一第一学期还有语文课,大概是个过度吧,我喜欢语文,语文老师的作业是上台朗诵一首现代诗,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喜欢现代诗。会计老师要我们背诵,说实在,一开始接受这门课真的是一头雾水,一开始接触的是一些概念的东西,可是都太专业化,然后听着老师一个个词的讲解。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造就了现在的我。
在大一的时候,我进了广东省老乡这个群,感谢他们,让我在陌生的城市有了一点点的归属感。一起不大懂老乡见老乡,也不多他乡遇旧知是什么感受。可能是只有在他乡才知道遇见老乡的不容易,于是便有惺惺相惜的感受吧。大二那年,我帮助了新生去报告。只是因为当初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想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那时候看到有的新生躲在角落悄悄地哭的样子真的像极了当初的自己。
大三那年我没有去实习,而是在学校准备插本考试。我唯一放松的机会就是和我的家人视频聊天。每次大概就三分钟。七点起床,11点上床。说实话,我高考都没有这么的努力。可能是一种信念,那时候我告诉自己,机会就在这里,我就不信我那么笨,高考不行,插本还不行。那三个月如一日,7点起床,学习。10点眯一会,11.30吃饭。中午睡半小时。晚上10点就洗洗睡。我从不觉得枯燥,也不觉得累。只是在想,今天要这门我要把这章搞懂,然后做试卷,看还有哪里不懂地方。一轮复习完,二轮。三轮基本就是在查缺补漏。
现在我即将步入大四了,我得做简历。然后思考大概的人生方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