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堂营销课上,老师提问:
“在父母面前你是什么角色?”
“儿女。”
“在孩子面前呢?”
“父母”
“在领导面前?”
“下属。”
“在同事面前?”
“同事。”
“在朋友面前?”
“朋友。”
“在客户面前?”
“孙子。”不知谁冒了这么一句。
……
哄堂大笑。
在客户面前,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把这些产品如何成功的营销给客户,是销售人员的职责。双方是站在平等的位置和立场上进行公平交易,谁也没有亏欠谁。
可是当销售人员无法胜任销售这个职务的时候,内心的杠杆失去平衡,无法平等与客户沟通。只能用装孙子这个办法,来博取他人同情或者好感,自降身价,提高他人地位,来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
在心里,他其实早已认定自己是孙子,而且对此身份深信不疑。
如此一来,销售很不开心,因为正常交流无法取得订单。每次为了拿到订单,需要不停的装孙子,不停的讨好客户,还得看客户心情,原本的平等交易变成了施舍。
很明显,销售人员无法胜任这个角色,导致了他不开心。
在知乎上曾经有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男人喜欢在车里抽一根烟再回家。
被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关上车门,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任何人,完全看自己意愿。打开车门,是父亲,丈夫,儿子,有自己的世界,考虑房贷,工资,学费,油盐酱醋。
这世界不止你一个人,他们的进出你无法控制,也不能如自己所愿。在家楼下,下车前,这是你能保持自我,可以挣扎抗拒生活给你带来冷酷,最后的时光。
在车里,可以只做自己,尊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爱,喜悦,和平。
打开车门,面对的是各种角色,在家庭方面对我儿子,像个父母,有我的生活,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不再为自己劳心劳神,安享晚年。
作为丈夫,责任是担起一个家的重担,除了日常开销,希望提高生活品质。妻子买件衣服买个包包,不再心疼,也不需要省吃俭用,不需要货比三家。
作为父亲希望能买到正宗的奶粉,上得起私立学校,有钱去培训班,出国深造,请专业老师培训。
总之不能亏欠家人,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在工作上做个好同事,好领导,好下属,完成领导下任务,帮助下属一起成长,业绩提升,让老板开心,让客户满意,这是最终的目标。
做到这些难吗?难,非常难,所以这就是,人们不开心的原因所在。
都说在成年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作为家庭成员,房贷,车贷,学费,医疗,水电煤气日常开销哪些不需要钱?
想要钱就必须努力工作,工作了就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但也不好,作为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角色。
努力工作呢,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心意,时不时穿个小鞋,批评几句。同事关系没有想象中简单,于是想扮演好员工,好同事的愿望落空。
最后的结局是赚不到大钱,又陪不了家人,于是心生愧疚,导致情绪,失落,痛苦沮丧。
成年人痛苦焦虑,说到底就是自己能力撑不起自己的梦想,在社会赋予的角色中,不能塑造成成功饱满,领导喜欢,家人骄傲的样子。
因为能力不够。
父亲病重,急需5万手术,东拼西凑还差2万,父母说,“我不住院了。”
妻子看中一套房子,首付还差20万,妻子笑了笑说“没事,等过几年,攒了钱再买吧。”
儿子画画上有天赋,想去名师一对一学习,每天2000块。卡上只有2000,还要生活大半个月才能发工资,儿子说,“我自己学。”
“好儿子”角色崩塌,“好丈夫”不合格,“好父亲”不称职,但你已经很努力了,甚至已经竭尽全力。
渐渐明白,生下来容易,活下去容易,生活真他妈不容易。
我们的日常已经花光所有的力气,谈何高水平生活质量。
角色扮演不成功,成了痛苦的源泉。
其实换种角度想,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当某个人达到一定的目标,那么会向更高层次目标进军,总有一个目标是达不到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次都和能干的人比较,就不容易满足。
就算在某方面,自己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人生总有很多面,人无完人。这方面成功了,另一方面可能就落后了。
况且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生起起落落,皆属正常。
别把自己逼得太紧,没有人能在每个角色中都能成功。放下压力,放下攀比,知足常乐,换一个角度,会发现人生有另一番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