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定位》这本书,是经一个朋友的推荐,他讲起的案例是加多宝的营销战,当时买来看完,印象比较模糊,有可能是因为当时自己的积累不够,书看完了也没有太多深刻的理解。最近准备开启主题阅读计划,主要针对“品牌构建”这一主题,于是又翻出了这本经典书。
事实上看完之后,发现里面的有些观点已经略显陈旧,比如他强调的定位法。通俗来讲,就是把一个品牌的定位明晰化之后,坚持下去。但是看如今的互联网商业环境,已经出现了一个个巨头收购中小型公司的案例,在生态环境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境下,定位理论的某些提法已经不太适宜。
但是,我认为它非常适合一个初创型企业,因为一个初创企业,体量小,最适合集中全部精力打造某一个类别的产品,将其快速推向市场。
另外,它很适合打造个人公众号品牌。从去年开始,内容创业的热度不减,咪蒙、PAPI酱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络红人出现,让众人看到了个人品牌的价值的。但是统观个人品牌形象比较鲜明的案例,会发现他们对定位这个方法用得炉火纯青。
就拿咪蒙为例,她的公众号文章的语言风格就是通俗易懂、调动情绪、注重情感、语言网络化,很受90后人群,以及女性群体的欢迎。话题多是讲爱情、亲情、影视、偶像,还有一些社会热点,所以传播率非常高,高流量同时带来了软文广告的高价位。PAPI酱是把自己定位成女屌丝形象,语言风格跟咪蒙很相似,只是一个靠文字,一个靠视频,打造了高收益的平台。
除了这些大众化、通俗化的个人品牌,还有一些主攻职场类、金融类、知识类的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罗辑思维”了。关注“罗辑思维”的人大多数是职场白领,或者一些高精尖人士,所以不管是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还在APP“得到”上售卖的课程,更注重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职场的技能、以及专业化知识等,可谓是知识变现的代表。
当然,用定位方法来分析已经成功的案例,有点马后炮的意思,关键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打造个人化的品牌。
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对于《定位》这本书的理解,来谈一下如何根据定位理论打造个人公众号及品牌形象。
第一步首先是找到自己的绝对优势
如果想开一个公众号,建议先从自己的职业方向入手,或者个人兴趣入手。因为这两个方面是自己最熟悉的,写起文章来容易上手。所谓万事开头难,其实能够坚持下来也不容易。
比如从事的是金融行业,就可以注册一个号,专门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平时可以通过读书、看报刊专业报道、看微信文章等方式,积累自己的素材,尝试着写一些读后感。这是一个对专业度要求比较高的门类了,如果能够写好,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锻炼了自己从行业大局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己的职业提升一定会产生帮助的。
我曾经看到一个例子,一位计算机专业的硕士,他对金融和经济很感兴趣,于是就开始买书看,二年后自己写的文章已经被凤凰网收入,并且还主动向他约稿。这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从职业方向入手,主要是往深度发展,这个方向践行起来是非常耗费心力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输入才能保证自己高质量的输出。但是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未来能够扩展得面非常多,比如出专业类书籍,可以开网上课程,也有可能被邀请到线下活动中讲课。
另一个是从个人兴趣入手。这个方面从前期来看,上手比较容易,比如有人喜欢看电影,就可以写影评,有人喜欢听歌,可以写写乐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的语言偏向感性描述,所以很容易产生阅读量。但是因为同质化的文章比较多,想脱颖而出也不容易。目前电影类的公众号,最出名的就是“毒舌电影”了。它的风格也是偏向通俗类的。
第二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些可以模仿的对象,然后在这个大范围之下,适当加入个人风格。
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模仿咪蒙和PAPI酱的通俗类公众号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有些公众号增粉速度惊人,因为这类大号发布的文章多是情绪化和故事化的讲述,很容易打动大众的心,尤其会戳中女性的情感泪点和痛点,而且这些文章的撰写难度相对比较低。我看到过一个案例,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她把自己的公众号形象定位成一个抽烟喝酒逛酒吧的女郎形象,于是看过她文章的人,很容易把内容跟她本人联系起来,特别容易产生亲近感。目前,她的文章有很多已经突破了十万+的阅读量,而她自己也通过接广告获取了收入。
除了情感类,励志类公众号也比较受欢迎,我自己关注的有“一只独立特行的猫”“杨小米””彪悍一只猫”等,他们的文章充满了正能量,时不时加入身边人的故事和个人经历来传达价值观,如果有时候情绪低落,看他们的文章确实能起到一些振奋精神的效果,瞬间感觉眼前一片漆黑的景象一扫而光了。好吧,人人都需要鸡汤,所以这类公众号才这么坚挺。如果想在励志类的文章中找到个人方向,可以尝试着借鉴一些他们的风格。
另外,我个人认为对自己成长最有帮助的是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众号。前两类确实也不能缺少,毕竟每个人都会失个恋、情绪低落什么的,但是光排解情绪也没什么用,关键是如何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努力提高输入量,掌握更多技能,这才是真正改变自己的力量。
第三步:起个好名字
起名这个真的还蛮难的,因为现在公众号大量涌现,基本上容易记住的两个字的名字已经被很多人注册了。想一个简单明了又能被人记住的名字很重要。其实也有一些小诀窍,比如想想身边的朋友有没有给自己起什么好玩的外号,“李叫兽”“咪蒙”,其实都是作者朋友们口中的外号。也可以尝试用一些常见成语,然后进行改造,比如“庞门左道”,也比较有意思。
第四步:坚持写、坚持写、坚持写
找好了方向,起好了名字,接下来就是坚持写。因为只有持续输出,你才有可能获取读者。说到底,内容决定一切。不断学习,不断写作,不断模仿优秀的文章,不断地分享,才有可能被更多人看到。当然,看到公众号所带来的红利之后,很多人选择加入这个大军,我认为最大的价值是让更多人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也看到了知识付费时代的未来。可能因为有了公众号,越来越多人开始提笔写字,记录自己的感悟、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所知所见所悟。
就算是一开始并没有太多阅读量,没有人关注,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自己的大脑思维方式,逼迫自己不断接受新知识,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我自己开公众号,就是想找一个渠道,记录自己平时学习的心得体会。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总结写笔记,看过之后,很多内容在脑海里都没留下太多印象。可是自从开始写,虽然文笔并不出众,语言也不华丽,但却是帮助我逐渐梳理了思路。比如现在看过一本书,我就可以就书中的某些要点讲述自己的理解,也能从中很快发现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都有机会运用。
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