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写信了,或者从来就没有写过?
你有多久没把拍摄的照片冲印出来,而不是放在成千上万张电子相册里遗忘?
你有多久因想念一个人而直接去见他,抛开礼貌的预约?
你有多久没去公园里晒晒太阳,静静地享受阳光的爱抚和微风的轻声蜜语?
你有多久没和伴侣深情的对视,相互诉说心声,依偎在沙发里轻声说我爱你?
你有多久没有做过你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
今天闲来无事,翻开了家里的相册,擦去上面的灰尘,记忆随之涌现。从我的百岁照,和姐姐一起的生日留影,和背面已经模糊的日期,再到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家人团聚的合影,回忆被拆成一片片成了一帧一帧的电影画面。
我忽然想不起我最后一次洗照片是什么时候了,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照了删,删了又照,好像从来没有翻过,没有强烈的记忆,手机和数码相机的快速发展,似乎也抽走了沉甸甸的回忆,让感情变得廉价而泛滥。
经常在电影中看到有人为了一张照片重返燃烧的家中,结果被大火吞噬。在残酷的战争中,用胸口的鲜血染红泛黄的照片。也在很多硬派电影中发现主人公很少用智能手机,在钱夹里放一张家人或爱人的照片,在即将面临死亡时拿出深情的回忆。
也会看到老电影中一封封炽热而情感浓烈的书信,黄色的信封,好看的毛笔字或整洁的钢笔字,以及打开信封时喜悦的心情。内容真切而深情,思念飘摇而热烈,那是在漫长的等待中与时间的对话,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寄托,是反复翻看的回忆。
可是现在,几乎很少再有人去写信了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流量的空前繁荣,让交流变得方便而快捷,经济飞速的发展,交流也变得频繁而廉价,人们似乎变麻木而冷漠,像一个个冰冷的机器,我忽然很害怕这个世界,害怕我也随时被这巨大的空洞吞噬,却无能为力。
有句话说:“以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所以感情格外珍贵,对方能从书信的细腻文字中去感受对方的世界,去贴近两颗炽热的心,爱情、友情、亲情都在那一封封信中,在一架架摇摇晃晃马车的期盼中,无论是等信还是见面,经过时间的发酵,把情感酿的格外亲切和饱满。
现在呢?
我们总是活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等一些社交软件中,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生活似乎成了一种装饰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供人欣赏。所以公交车上全是低着头面无表情的人,大街上都是低着头走路的人,饭店都是低着头吃饭的人,家里都是放着电视低头看手机的夫妻,就连祖国的花朵也未幸免于难。可笑的是,我们却还要嚷着找有趣的灵魂,抱怨生活的无趣。
我们都沉浸在巨大的空虚里,在互联网中竭尽全力去寻找一丝安慰,可是除了失望与抱怨,我们似乎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用一张张照片伪装,可是一不小心,就碎的体无完肤,千疮百孔。
我们想要拥抱生活,想要积极的面对生活。可我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沉浸在社交媒体中,关注着跟自己没关系的人和事,看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喜悦,而反过头看看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坨狗屎,所以我们无尽的抱怨,无尽的幻想,无尽的埋没在失望和巨大的空虚当中。
我们为什么不活在自己的生活里?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目光?
所以就从清晨起来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份早餐开始,这并不是妈妈和妻子的专属工作;从出门给伴侣和孩子一个拥抱开始;从出门看到阳光大口的呼吸开始;从拥挤的公交地铁,看看外面路过了几栋楼,数数汽车,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每天都会赶这趟公交开始;从闭着眼欣赏一首歌开始;从下班回家给对方一个吻,一起洗澡,互相吹头发开始,我们没必要这么含蓄;从全家一起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开始;从周末去公园晒晒太阳看一本书开始;从你之前从没注意过的任何小事,小细节开始...但前提是,放下你的手机。
我看到很多人一个月工资两三千也在快乐或抱怨的活着,我也看到月薪上万,年入几十万,百万的人开心或悲伤的活着。
在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如果跟我呢?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虽然它讲的是爱情,可是生活又何尝不是。只要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挣钱,去生活,我想生活绝不会亏待你,发现身边的乐趣,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把无聊的生活过有趣。想想看,一辈子就这么短暂,你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亲身去体验,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去做,有那么多有趣的人没有遇见,如果整天埋在手机里,那该是一件多么浪费的事情,所以不要犹豫,马上去做,别在后悔和抱怨中离死亡越来越近。
生活不难,难的是我们总活在别人的眼光和偏见里,做你自己,让一切的虚伪都见鬼去吧!
我是清奇先生,立志做一个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