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位朋友,一直过得很纠结很痛苦。
她从小性格比较内向,母亲总骂她是个闷葫芦,让她多出去社交。可当她出去交朋友,母亲又总是说这个孩子成绩不好,那个孩子没有教养,还骂她“一天天就知道出去鬼混”。
每当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压力倍增,浑身紧张,因为坐着不对,站着也不对。
她只要为自己辩解一句,母亲就会说“我这么操心到底是为了谁啊,还不都是为你了……”
大学毕业后,她还是想孝顺母亲,便将母亲接到了身边。可母亲却总是在她面前抱怨,自己不会普通话,也不认识几个字,在城里生活不习惯。
她便遂了母亲心愿,将母亲送回了老家。
结果母亲又跟亲戚吐槽,说养了“白眼狼”,嫌弃她老了不中用了……
母亲在电话里经常说,羡慕别家父母可以自在潇洒,天天和儿女出去玩。
她便趁着假期带母亲去旅游,可是母亲却全程板着脸,要么吐槽门票太贵,要么责备她乱花钱。
母亲无尽的指责和挑剔,让她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力感,她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满意。
她总说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心情也越发低落,最终陷入了抑郁。
有多少父母,像我这位朋友的母亲一样,把指责当做沟通,把打击当成爱。
不停地讽刺、挖苦、挑刺,将语言变成了利刃,一刀刀割伤孩子。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中曾说:
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伤人的态度和偏见,都会内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从而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让孩子自我攻击。
当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批评,他便会开始自我贬低、自我怀疑。
最后陷入无尽的内耗,不断折磨自己,直到把自己逼出病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