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习惯。
优点:
第一:门槛低,低到你很简单的就能轻松完成,可长期拥有。
第二:完成之后,即使反馈效果好,有助于心情舒畅,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充分使用“复利效应”,时间用在哪里,成效看的见。
缺点:
第一:起步门槛低,作战周期长,需要一个略长时间周期。
第二:相同周期,增长速率相比同类型事件慢,心态不良者,易焦虑中断。
2.其实为什么习惯养成的初期是成败关键。因为大家都还用的老一套的处理器,基本大多数都是从上一代遗传下来的。
习惯性的觉得做一件事情,做了就一定要看起来至少厉害;习惯性的做了就一定要在某段时间内看见成效;习惯性的觉得所有事物都可以遵循这套法则:习惯性的在遇到问题是就按部就班的否定自己(不论是努力还是自我的认知能力);习惯性的以为大多数自己是不能够变成变成那样的。
基本上,很多人都是死在这里了。这种想法不是天生的,就是有人告诉你就应该这么想,就是有人告诉你如果你不这么思考,你就是有另类有问题;而这个人一定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或者是小时候不可抗的权威人物。
原生不可改,多遇人,多看书。书读多了,思维也是能改的,如果你非要问看多少v才够,依照《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应该是33+100+365本。100天/365天/365天。
3.多试试就对了。没有更好的方法了,无非是你有没有按照今日提炼的步骤来。
说一下我自己现阶段成功的案例。
第一个,跑步5公里。出去跑就对了,不在意体重,只是跑。跑步34次,每日排毒功能增强,体重虽没降低但是纬度变小。这方面建议多看看科普的知识,不然白瞎。不过,跑步止于膝盖疼痛,等不疼了,会接着跑。 增减体重,是需要保持3个月以上的时间的,目的是需要让你的身体接受你现在已经是现在这种状态了 。 同样的减重量是保持在一个月不超过4斤的速度,毕竟我更在意瘦的是不是健康。
第二个,早起。前15天要求7点起来,4月头遵循6点起来。现在基本6点过几分就自然醒,试过周末睡懒觉,不过感觉心里很怪异,也就变成6点起来。先听考试的视频,其实频率较多的因为前一天睡得有点晚而导致后一天早起的精力状况,有几次都是爬起来,放着视频,自己趴在桌上睡觉。也有,8点多又回去睡个20分钟的事情,不过为了养成好习惯,决定不论自己怎么做,都不对自己说任何重担的话。 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早上起来。我相信,往后时间再久一点,我的早起精力应该会更充沛一点。我的身体也会更加适应,并做好最佳搭配。
期待,变好的路上,有你也有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