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刀锋》(毛姆)
2018年我才开始读毛姆, 从广为人知的《月亮与六便士》开始, 一直读完了毛姆的几乎所有长篇小说。读毛姆的书非常享受, 他的故事润物细无声且冷静超然, 既不扬善也不隐恶,因此笔下的人物各具风采和特色,这是我喜欢他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作家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往往会对他作品的思想和风格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这种影响在毛姆则非常突出。毛姆出生于1874年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8岁丧母, 10岁丧父, 后被伯父抚养成人。进入学校以后, 由于矮小的身材和口吃的毛病也经常被同学欺负, 寄人篱下的生活和缺少温情的童年促成了他内向、害羞甚至闭塞的性格。18岁时他开始了自己5年的从医生涯, 在这期间,他见到了足够多的世间百态,人情炎凉,泪水与欢笑,辛福和痛苦, 他对医院的评价是"这里,不好不坏。这里只有事实,是生命的本来面目"。1897年他弃医开始专职从事文学创作,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人生的枷锁》(毛姆自传色彩比较浓厚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国内最流行的一本)等一系列当时及后世广受好评的作品。
先从我读的第一本《月亮与六便士》说起吧, 这本书凭名字就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具体实在的现实生活和纯粹美好的理想之间如何权衡和取舍至今依然是困扰我们大多数人的难题 。而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原本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股票经纪人,有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中年男人, 在别人看来不可谓不幸福, 但是小说开头他就抛妻弃子过上了贫穷艰苦,离群索居, 目无整个世俗社会的生活。但他自己对这一切完全不在意,却始终想要用艺术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表达的方式是画画。而此时的他没有任何绘画基础, 也没有任何人买他的画,数次面临饿死病死的风险。后来他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在这里他活得了灵魂上的宁静, 并和一个土著姑娘结了婚,他每天在这里作画,后来他染上了麻风病,并且双目失明,土著姑娘一直照顾他直到他完成巨幅壁画,身体溃烂而死,最后他的妻子按照他的遗言烧毁了挂满壁画的房子。刚开始主人公决心抛弃世俗生活时是歇斯底里的, 他背弃了世俗社会的一切理性规则,变得孤僻而傲慢, 无情阴郁,最后踏上那个让他获得内心宁静的小岛后, 他明白了极端的理性和非理性都不是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应该是两者间一种有节奏的震荡和惯性摆动。
再说一说我非常喜欢的《人生的枷锁》, 作为毛姆自传色彩非常浓厚的一本书, 主人公菲利普和毛姆的成长经历乃至性格都非常相似, 菲利普从小父母双亡, 而且跛脚,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家庭、宗教、学校、社会、爱情、金钱等等枷锁,小说的基调是低沉的,最终的结论是人生没有意义,尽管菲利普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这本书开头描写菲利普母亲之死让我最为感动, 菲利普母亲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小菲利普的跛脚, 那只几乎被所有其他人嘲笑的跛脚; 她一想到小菲利普将来很难记住自己,自己可能会彻底的湮没在儿子的记忆中就不寒而栗 , 她爱这个瘦瘦小小、生来就残疾的可怜小生命,为了让儿子能多少记住她一点,在生命的尽头, 她仍然强撑病体去照了很多相片给小菲利普做留念,一个母亲的爱子之心被描写的淋漓尽致。菲利普长大以后第一个爱上的女人是米尔德里德, 然而她思想平庸,生性浅薄,结婚只是为了衣食生计,她抛弃菲利普和一个声色犬马的花花公子跑了之后被抛弃, 而后又利用菲利浦对她的爱夺取菲利普的钱财, 最终又离开菲利普,沦落为风尘女子, 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但是菲利浦却一直热爱她, 对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 他认为有些品质是她无力拥有的,如果换一种成长环境,她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人。经历了充满磨难和破折的生活, 他最后和一位非常理想的爱人萨拉结婚了, 菲利普经常去萨拉家做客, 并且认为萨拉一家人有这单纯的善良, 而且充满了祥和的氛围,萨拉本人也是一个十分美丽、善良而且极富母性的女孩。
扫码关注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769342/5fef42eb3605e63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