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毛姆读书随笔》,书中详细的介绍了一些他读过的好书,通过对这些作家生平经历以及作品特点的介绍,让我清晰的了解那些作家的为人,性格特点,毛姆的介绍让我对这些作家的形象认识更加立体饱满,而且又有了一份值得一看的书单。
喜欢一本书,只是单纯的喜欢那本书,而喜欢一个作家,会喜欢上他的所有书,即使有些写的不那么好,也还是想要读一读。读作家的作品和随笔是完全不同的,在阅读毛姆书籍的过程中,我对他是充满着敬意与尊敬的,那是一种有些高高在上的崇敬,而读他的随笔,仿佛和他更近了一些,好似窥探了他的人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我想知道我喜爱的作家那时读什么书,怎么看待读书这件事,更想了解对他影响深远的书本以及人物,通过这本随笔,我看到了一个相对温和、睿智而有趣的毛姆,虽然文章里讽刺口吻依旧,但依然是我喜欢的那个毛姆,而这个毛姆有那么一些“接地气”,不再是遥远的存在。
大叔毛姆
对作家的误解
一个作家能够写书什么样的作品,取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很多时候阅读一本书,也只是读那一本而已,对作者的生平也只是封面上的寥寥数语,出生年月,获得了什么奖项,关于作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为人知之甚少。
在我的印象里,作家应该是比较“单纯”且有教养的一群人,既然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想必人品也不会太差。我以为他们都是谦虚自持,幽默大方,侃侃而谈的,即使不爱说话,也一定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然而,通过毛姆“客观”的介绍,我发现理想中对于作家的美好幻想破灭了。
对作家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会让我一开始对有些人有小小的失望,例如,好色的司汤达,挥霍金钱无度的巴尔扎克,活在别人期待当中的托尔斯泰,甚至写作对他们来说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些佳作是为还债而“匆忙”写出,对于这些,我无法判断真假,但毛姆想必也是花费了很大心力去了解而后整理出的吧。
虽然这些作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然而他们的作品地位却是不可否认的,毫无疑问,作家之所以称之为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我们可以不喜欢这个作家,但却绕不开他的作品。
在介绍这些作家以及他们作品的篇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托尔斯泰,这个文学巨匠,提起他的名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然而,他却也逃不开名利以及他人对他的期许,为了不让追随他的人失望,他过着并非自己意愿的生活,家庭琐事以及和妻子的矛盾让他身心俱疲,这个写了巨著《战争与和平》的老人,晚年生活过的并不惬意。
遇到一个喜欢的作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喜欢这个人,又喜欢他的作品,目前也只有毛姆了。
人生的意义
关于人生的意义,这个话题真的是很难说,有时候知道觉得自己是完全自由的,有时候又觉得这是不是出于一种幻觉,才自以为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人生是本来就有意义的呢,还是必须由我们来赋予它某种含义,为了想要弄明白这些,于是我们读各种各样的书。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疑问,而且也没有哪个哲学家可以给出,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对于我们来说只有符合个人气质的真理,没有普遍真理,就像我们,有时候喜欢一个作家一样,也许我们只是喜欢作家所显示的气质,恰好那种气质是我们所喜欢的。
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对我来说,阅读有时是一种逃避的方式,有时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开心,阅读让我有一种充实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