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泥步修行》读书笔记

《泥步修行》读书笔记

作者: 茄忑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8:18 被阅读0次

前言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于我是一个整理记录和逼迫自己思考的过程。读完书希望能和别人聊聊感受,通过这一篇小小的文字和你交流一下对这本书的想法。

小波折


最近几天身体状态不是很好,一时间让我一个不到30岁的人忽然有点惜命,特别担心自己会猝死,于是这两周赶紧把之前买了没有读的书翻出来摆到房间里,读完一本往箱子里放一本,最近两天读到了余秋雨的《泥步修行》。

余秋雨的散文是我中学美好的回忆,感谢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岳麓书院、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都江堰,一一拜访,历史留下的残骸已被今人清扫,羡慕作者,还好他顺带留下美好的文字。(万恶的旅游业)

初读《泥步修行》忽然觉得有点变味,好像换了一个人的风格,第一遍读完没太看懂,上豆瓣看评论又毁誉参半,自觉不能轻易下结论,要看明白这本书余先生要讲什么,然后又重新看了一遍,觉得看懂了一点,写在这里和你交流一下。

这本书讲什么


余秋雨讲述了自我修行的过程和方法。先破世间惑,然后向世界问道,最后讲述自己如何获得心的安顿。

第一篇:破惑
大致讲述了自己一生的历程,先后破除了灾、位、名、财、潮、仇的惑,多是个人经历自述,这里不作过多描述。额外解释一下“潮”,潮流之意。(反正作者经历很丰富)

第二篇:问道
作者聊了魏晋名士的精神文化和人生哲学,然后又依次聊了自己对儒、释、道三家的理解参悟,以此为基础。魏晋名士让人明白如何在巨大的灾难中看穿世态解脱身心;从佛门中参悟缘起性空与无常,超尘脱俗却不弃尘断俗,深知黑暗之深便不倦随处点灯;新儒者肩负天理、良知,知行合一;道家呼唤自然、呼唤生命、呼唤和平,看破有无之道,无侍无己。(三教明显感觉作者倾向佛教,佛教中尤重禅门)

第三篇:安顿
破惑、问道,然后呢,应何处安放心灵?
作者认为儒、释、道三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都可以用来安顿,又都不可以用来安顿,无法完全覆盖此时。应借由三教经典为依靠,由自己营造一个自己理解的图谱。

人类微不足道。
站在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上,银河系也可能只是另外空间的一粒尘埃,人类如此渺小。
渺小产生恐慌,恐惧需要心理转移,在忙碌中忘记太空劫难,在奋斗中转移天文恐惧。
人类始终面临两个劫难,天文劫和人文劫。
天文劫:人类无能为力,比如行星撞地球或者外星人入侵。
人文劫:似乎可为。作者认为修行的目的就在于为减少排解人文劫做点什么。

人文劫原因
起于心理安慰,为阻挡集体恐惧,不得不建立种种不真实的“拥有”和“占有”。
可是真的存在“有”吗?作者探讨了有、无、空三者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有”只是名义上虚设的游戏,顶多含有部分时空上的支配权利。
人类为“拥有”而争抢,划分所谓界限,实则是固化和扩展了灾难。看似进步,实则是回归蛮荒。(个人觉得有一些点值得思考,种族的刻意划分和强化是否是种族冲突的根源?)

如何破劫
作者首推禅宗,推倒界线、概念,摆脱羁绊和桎梏。认为“空”的哲学是人文劫的防卫系统。
空分为本性之空和羁绊之空;
本性之空:你认为存在的东西从称呼他们的时候已经不确定了。作者举了崖洞的例子,装满物资时它可能叫军火库,后来可能叫防空洞,再后来可能XX洞。崖洞之所以是崖洞,因为本性是空,人也一样。要做的是清空,因空而大。(理解和实践所谓空都很难)

空不是死寂
作者提到天地元气(让我想起动漫里的元气弹),由大能量和大秩序组成。
如果没有天地元气,宇宙如何诞生?天体如何运行?人类如何出现,时间如何延伸和维持。
气候生态决定了历朝兴衰,霸业谋略只是闲笔。如果一个团体元气泄了,能量就会弱,秩序就会乱,有大伪。我看高晓松、黄仁宇、钱穆的作品中都有类似关于朝代兴衰观点的表达)

所以,一切都是自然的安排,不执、不悲、不恋。

人类本为一体
自然环境一体、精神环境一体。
作者引用大乘佛教中的一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概括自己的精神安顿所在。
为了进一步论述人类为一体,且值得为一体。作者说孟子让大家相信善良,性善是人类本性,而恶是后来的习性。(我不认同性善是人类本性,都说本性难移)

我在哪里
“我”的本质是什么?顿悟者无我。作者的意思是你认为的“我”其实是空的,看破了“我”才能顿悟修行。(关于我是谁的问题,不展开想了,容易让自己失控)

回归生活
作者认为觉悟者在生活中有几点心态:融入生活、不限制自己、没有对手、百事无避、一路好奇。(顿悟不能成仙,还得回归生活)

小感受


命题和内容都过于宏大,可能还不太适合我这个年纪的人读。
破惑,于我还很漫长,想说知易行难,可是如果按照王阳明的观点,只知不行还是不知。问道,关于道家和佛家,南环瑾先生的书写的很透。中国文人的“道”来源无非只有儒释道,以前看一个电视剧《天道》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大概贯穿了三者的丝丝关联。

作者为什么是起名泥步?待补充~

----------END----------

分享最近的一句感悟,读书使人进步,总结使人升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 泥步修行

    01 在写读书笔记之前突然思考了一个问题:突然想问自己是个有趣的人还是无趣的人。自己有趣的人还属无趣的人,我也不知...

  • 《泥步修行》读书笔记

    前言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于我是一个整理记录和逼迫自己思考的过程。读完书希望能和别人聊聊感受,通过这一篇小小的文字和...

  • 泥步修行

    余秋雨先生出了一本新书《泥步修行》,以破惑、问道、安顿三部分对修行进行哲理的分析,通过自己的经验阅历来阐述个人修行...

  • 泥步修行

    看《行走在心灵之间》有感 6月份刚入手一书——《行走在心灵之间》。看内容简介,是禅源太极瑜伽导师周小媛七年来行脚尼...

  • 泥步修行

    001 至朴至简 在文字上干净如洗、明白如话、质朴简洁,切忌空话、大话、绮语。在思想上秉持包罗万象、豁达宽容的态...

  • 泥步修行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余秋雨的最新散文《泥步修行》。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我认为,人生要想不虚度,就必须修行。 修...

  • 泥步修行

    有本书叫《泥步修行》,生活到处是“泥步”,人生是泥步中的修行。 诚然。 有人说自己按照正途前行,无碍旁人,反被非难...

  •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

    《泥步修行》——余秋雨 读书笔记2020/12/25 一路好奇的人,永远像个孩子。 很多人总在竭力摆脱孩子般的...

  • 泥步修行中

    无论是问道,还是破惑,余秋雨先生总让人觉得有种在入世中看破,凡人俗世中求得主动权的智慧。不论那是一份自鸣得意,还是...

  • 泥步修行有感

    近日在读《泥步修行》,余老用优雅的文笔系统阐述了人生修行的“破惑”“问道”“安顿”三环节,读后颇有“五岳归来不看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泥步修行》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fz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