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给朋友做了一个个案,经由她的个案,觉察自己的一个模式,好人模式。这个好人模式。体现在:和人互动中我必须是做的多的那个;夫妻关系中我包揽了所有家务和照顾孩子、管理孩子的事务(虽然不是自愿);工作中,我总是做一个好人,做的多,说的少,见人就一副笑脸,从不得罪人…
这样做的结果却并不是我想要的,在人际交往中,我是可有可无的那个,夫妻关系中我是没有价值的那个,工作中我是收入偏少的那个……觉察一下,当时的情绪是愤怒和委屈。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也没人说我好?愤怒有8分,委屈有也有6、7分。
愤怒背后有一个委屈的小孩子,我那么好,你怎么就没看见?一个曾经被父母忽略的小孩渴望被人看见。是的,写到这里我有想流泪的感觉。还有一个信念:我好,你就应该对我好。你的这个好是不是别人想要的?同时当自己好的时候会站在高点上评判别人不够好。
当看到这些,内心有了一个方向,不管外部环境是怎样的,首先要疗愈内在被忽略的小孩,经常和父母连接,和长大后的自己连接,疗愈自己、成长自己。生活中活好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尊重自己,同时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身心合一,无需讨好。同时也接受自己暂时还是有讨好的模式,慢慢来,让自己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