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父子”组队偷食物开始,一家超市,人来人往,没有人会注意两个平凡的父子,且他们还装作不认识的样子。父亲拿着食物篮挑选着食物,而儿子则在挑选着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零食,拉面,日常用品等。理货员在认真清理着货物,抬头望了儿子一眼,并没有什么特殊反应,一个小孩很难挑选出自己爱的食物,正常。父亲装作拿物品挡住了理货员的视线,儿子开始往包里装东西,直到装满为止。
走出超市,他们高兴的买了几个饼,边讨论着可以拿更多东西的方法,带着榔头去敲车门,所谓干一票大的。
到现在,以为是两父子不务正业,并不想老老实实地干活,父亲的痞样快溢出屏幕了,但是满脸的受社会欺压的沧桑感也确实存在,他们有什么故事?
他们的确有故事。
一家人,住在一个小区中的棚子里,钉子户的设定,家里的劳动人口,父亲,母亲,妹妹,外加一个半大的儿子,而奶奶,则是这个家最大的经济来源,每月从前夫受益而来的赡养费。间歇从前夫儿子那获得的“零花钱”。一群人挤在一个棚户房里,最开心的事可能就是一家人在很冷的冬夜,挤在一起吃着刚煮熟的泡面,谈论着今天的收获,平淡而富足。
对于新出现在家里的小女孩,一开始大家也不是全部都能接受,但是妈妈说,受到那样对待的人,不会是这样子。什么样子,并不仇视,不把别人都当做坏人。从小受过温暖的小女孩,在亲奶奶去世后被父母抛弃,不被认可的出生,不被期待的存在,错的并不是她,是把她生下来却不知道怎么对待他的亲身母亲。生过小孩的女人就能成为母亲了吗?对自己的母亲人生有真正的认识吗?小女孩的母亲连自己的女人的角色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哪有时间去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母亲。母性,并不是天生的。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小孩是真的备受期待的来到这个世界,从他们降临在世间的第一分钟,就被迫承受着他们没有预想过的命运。他们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满足父母关于他们的一切希望,那些父母自己无法做到的从他们父母那里所获的期待。从小开始,就一直被告诉,你应该怎样活着,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必须做的事情都已经规定好了,去做就行,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自己去寻找活着的方式,人生短暂,哪有那么多时间呢,就按被告知的方式活着不就好了?多省事啊,何必那么折腾?那好吧,就这么活着吧。
从小被宠到大的小孩,在重组家庭后,不可避免地,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属于自己的一切,关心,爱护,溺爱,突然不再属于自己,心理落差几乎能让人崩溃。出现问题后,父母能想到的,就是让他远离自己,给与自认为他所需要的一切,好的环境,新的生活,可悲的是没有人愿意问他需要什么。逃离,是他能想到的或者能做到的最大的反抗,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只是终究是逃不掉的,影响无处不在。报复般的名字,感同身受的共情,突然而来的悲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的逃脱过。
生活从来就不简单,生活从来就不容易,生活从来就让人觉得挫败。无论是在交往中,隐瞒随处可见,求职上,困难重重,就连温饱,有时也是那么遥不可及。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显然,很多人并不想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且随时都可以触发自己的欲望,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父亲来说,出生,他不能决定,受教育,他不能决定,女人,他也不能决定,且一生的时间,都是在被推着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可以决定,哪怕一次。
其实,善良存在于剧中的每个人身上,即使,每个人都承受着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可是他们依然在心中的一个角落里,放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点赤城,哪怕多么微小,但确实存在。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心中早已没有了那么一点赤城,只有形色匆匆的木然,事不关己的冷漠,在如复一日的行动中,被动的接受着这一切,然后因为一点点的刺激,吵个天翻地覆,然后再归于平静。挫败的生活一成不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