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墨脱》
.多吉念琼
去年已闻小闻名,春夏计划亦无功;
如今望川多惭愧,横心必上嘎瓦隆。
秋雨无情凉山路,九曲十弯隐行踪;
拨开雾霭三池水,方知仙境也朦胧。
(丁酉年八月十二,写于波密)

刚参加工作时,就听说在县城往南的山上,有三座相连的小湖,被称为天池。在旅游宣传册上看到了它们的相片,这使我更坚定了想去看一看的决心。
今年春天骑摩托沿着墨脱公路来到了山脚下,但是山上盘山路上的雪还未融化,甚至还看不到路的痕迹,便无功而返。夏季再次做了尝试,又因上山时间原因作罢,这简直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每逢周末,心里总还想着再做一次尝试。如今入秋,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爬上山去。

心想天气渐冷,山上若再下雪,今年就没有希望了,在这个不晴朗的周末,我再次骑车来到了山脚下。说是山脚,其实是在山腰,因为已经从县城出发20多公里,海拔也上升了约一千米。嘎瓦龙这里是一个台地,两侧是冰川,上山沿着之字形山路绕到远处的山后,翻过山顶就可以看到天池了。说起来总是轻巧的,若是走上去得好几个小时,所以我决定骑摩托上去。山路很陡,尤其是之字形拐弯处,路上几乎没有平坦的地方,坑洼石块不断。
我挂着二档和一档,慢慢的爬行着,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的雨,而且还逐渐下大了。我自嘲的笑着,瑞有雨水淋透了衣服,打湿了全身。我既有些害怕,又有些兴奋,因为离山顶越来越近了。

到山顶时云雾缭绕,我实在看不清另一侧的情况,也不知天池是要下去走多久,在山口停了片刻,便又向着山另一侧下去了。又走了约两公里,雨水模糊了视线,浓雾依然没有消散的迹象,突然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个轮廓,那就是天池。

雾气浮在水面上,使我想起一句诗,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兴奋的驱车来到湖边,走到水边,在杳无人迹的山顶,我的心却分外平静。

按地理上算过了,刚才的伤口这边就是墨脱县境内了。这个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这么的朦胧和难忘。我想起本地同事讲的,这条上山的路是墨脱以往唯一通向外界的通道,那时只能靠牛马运输,一年之中只有冰雪消散的时候才能通行。

一个门巴族同事讲了他儿时的一段故事,说他那时随长辈翻山来波密县,来回要走半个月。墨脱海拔很低,还生产香蕉和芭蕉,他们会把还未成熟的香蕉割下来,丢在路边的草丛里做好标记。等到一行人办完了事买完了东西,从波密县回来,香蕉拎出来就可以吃了。而这一路往返,只能靠走路和骑马。
而今国家已经修通了墨脱公路,雪山被几公里的隧道打穿,天池旁边的山路也就没有了往年的热闹。但这些并不妨碍它依然是人间仙境,我对自己上山的这个决定非常满意,也感到幸运,Hello,墨脱,再见,天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