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怀着对大学的无限憧憬来到大学的,然而因为实在是不喜欢自己所读专业,这几年自信心一再被惨不忍睹的绩点打击,使得在很多快乐的瞬间也会涌起巨大的失落。毕竟作为一个学生,很多时候,最大的底气还是要由绩点给予。
由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失误,我并没有被自己填报的专业录取,而是服从调剂读了向来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科。
大一的课程设置在不同专业上的差别还不是很明显。记得那时候的专业课就几门,也比较简单,毕竟是刚入门教材。但我学得还是很吃力。其实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对这些机械,分子完全不感兴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全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的事情是很难做好的。而我就是其中的典型。但是当时还比较懵懂无知,对于未来也没有那么多规划,仍是在懵懂中升上了大二。因此也错过了学校转专业的唯一机会——大一第二学期。
到了大二,专业课程多了起来,不同专业之间开始有了巨大鸿沟。在很多次努力去听,却发现根本理解不了老师说的话后,我开始在上课期间发呆或是神游。教学楼外的天空经常是湛蓝的,偶尔还能听到有人在篮球场打球的声音。篮球撞击在水泥地上,发出极具节奏感的pong_pong声,多么动听啊。经常性这样子上课走神的最直接后果是,我大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挂了两科。
都说只有挂过科,逃过课的大学才是完整的。这真的是一句最没有任何可信度的假话。当你真的挂科了,才会发现自己被无形的乌云笼罩着。不知道其它大学是怎么样的,我们学校的规定是只要你大学挂科满四次,就不能授予学位证,这意味着大学四年就是白读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悲伤的事情。
我不愿意让自己落得这个下场,于是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强迫自己认真学习,最后安全通过所有的考试。但是当我得知我拼命复习了一个月才安全通过的考试,班里学霸轻轻松松用了两个晚上就得到高分时,心里难免还是涌起巨大的失落感。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知道不是我们之间的学习能力的差别造成这种结果,而是学霸他是真心觉得机械有趣,而我打从心里抵触这门学科。
现在我大三,虽然不知道以后的道路具体会怎么样,但是早已经确定绝对不做本专业的工作,一直在坚持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并可以作为职业发展的课程。目前为止,在金融公司实习过,从小白到懂得了一点点基础理财知识。每年寒暑假也都在教育机构上班,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获得不少感动与快乐,也在学生们的进步中取得巨大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学业无法带给我的。但仍然明白,学业对于现阶段的我还是特别重要的,这是作为学生无法逃脱的宿命。
我想说的是,大学四年的光阴一直读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知道自己毕业后不会想做这方面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浪费。每次课上打开书本或者根本连课本都不打开,看着老师的嘴巴一开一合,就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似跟别人一样在上课下课,做作业,其实只有自己明白,内心会被这种碌碌无为的空虚填满。尽管一直在接触自己喜欢知识,偶尔内心也会被慌张占据。
四年,不是四天也不是四个月。生命如果不能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真的是太可惜了。如果你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且实在无法提起兴趣,请你一定要尝试去转专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