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笔记|《芳华》
芳华严歌苓的语言偶尔幽默,时常犀利,当然很有功力,不必赘述。我只是感觉她在描述当年之事时用了太多今人视角。用今人眼光来审视当年,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小说中经常把今人眼光和故事情节揉在一起,读来感觉时空错乱、不合逻辑。个体在大时代中,真的会如此清醒吗?
退一步说,小说整体结构本就是倒叙,在叙述中加入今人的观点并非不可。同样,在电影旁白中,加入今人视角的观点也并非不可,问题是在电影中,有些今人对当时的评判并不是夹杂在旁白中,而是由角色在影片中自己说出的,令人不解。除此之外,关于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电影画面等,我都有很多疑问。
关于人物形象
-
何小萍
-
何小萍为什么会被特招入团?
在电影中,由于第一年的名额不够,何小萍是在第二年被特招进文工团的。既然是特招,那何小萍一定在舞蹈方面有过人之处。但电影中何小萍刚进入排练厅给大家展示翻跟头时,摔了一跤,之后还被旁人大声夸张地嘲笑。这个情节,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
何小萍为什么会受到歧视?
何小萍刚出现在宿舍,就被孤立了。旁白说:“她不知道,从她走进这个集体的那一天起,她就成了这个集体的一个笑话。”
纵观整个电影,何小萍受人不待见的原因无非就是跟头没翻好、身上有臭味、偷穿林丁丁军装,还有“出身不好”。除了“出身不好”这一点在当时比较严重,其余的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小事儿。何况,刘峰在填表的时候帮她隐藏了出身,且文工团里“出身不好”的也并非只她一人。若是因为她舞蹈功底好,遭到了嫉妒,也不是不可能,但电影中偏偏没有展示太多她的演出、练功镜头。所以我认为电影中,何小萍受歧视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
何小萍为什么学不会敬军礼?
一个舞蹈演员,模仿一个敬礼动作有那么难?和刘峰学了一次,学会了,到了宿舍又错了,引发郝淑雯的鄙视。刘峰是白教她了吗? -
何小萍为何要偷林丁丁的军装?
这个情节原著中并没有。有人说是因为她的家庭原因,但影片中只有何小萍在给父亲写信时略微提到一些家庭情况,小说中她爸爸的自杀、她妈妈和她继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红绒线衫”事件也并未在电影中交待。这样一来,何小萍选择偷穿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这个行为,也就没有支点了。
-
-
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
芳华,美好的年华。读原著时,我对于文工团成员的想象,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朝夕相处、充满激情的“有文艺才能的少男少女”,甚至舞蹈演员们为了争取节目私下闹矛盾,这些都是可爱的、可以理解的。但郝淑雯无比傲慢地对何小萍说话,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在排练厅大声嘲笑何小萍那个用海绵填充的胸罩等等,都和我对这群人性格的想象截然相反。难道青春就是嘲笑,芳华就是羞辱? -
刘峰
-
如果说刘峰被处分是因为冲动抱了喜欢的女孩儿,那么,饭后洗碗时,郝淑雯和陈灿发生冲突,萧穗子过去给陈灿擦衣服上的水,这不也算肢体接触吗?还有,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吴干事在汇报演出时喂林丁丁吃罐头,还亲吻她的脸颊,差点导致林丁丁演出误场,也被何小萍看到了,不也没事吗?打靶结束,规程的车上,吴干事帮助林丁丁暖手,周围也有其他人,不也没事吗?为什么就是刘峰不可以呢?
-
刘峰受伤后要继续留在前线,旁白替他解释了一下内心:
刘峰不想活了,他渴望牺牲,只有牺牲了,他平凡的生命才能被写成一个英雄故事,他的英雄故事可能会流传的很广,很远,也可能被谱成曲、填上词、写成歌,……那个叫林丁丁的女歌手,最终不得不歌唱他,不得不在每次歌唱的时候,想到他。
旁白是萧穗子的,但这是谁的观点,是刘峰的吗?刘峰和萧穗子说过吗?
-
关于语言
-
旁白
- 整个影片的旁白是萧穗子的声音,根据内容,应该是如今的萧穗子以回忆的口吻叙述当年的故事。根据小说中萧穗子的自述,她是1960年生人,2018年58岁。但是从音色上,根本听不出任何时间流逝的痕迹,还是年轻萧穗子的声音。
- 文工团解散时的旁白,若不带哭腔,而是带着历尽岁月沧桑后的平静,必定会更有感染力。
-
角色语言
在充满今人眼光的角色语言中,有太多不符合那个年代的嘲笑和讽刺。-
刘峰参加全军学雷锋标兵大会回来之后,所有人都和刘峰握手,之后有人说:“我可不能洗手了,我的手握过学雷锋标兵的手!”语气充满调侃和讽刺。小说中对这段情节的描述,同样夹杂了调侃和讽刺:
接下来更傻的事发生了,所有人都拍起了巴掌。……某个二百五带头,我们挨个跟刘峰握起手来。
-
吃饭时炊事班的同志喊刘峰帮忙找猪:“想入党的都知道去扫猪圈,都不知道关栅栏!”挣着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那个父亲成分不好都不敢乱说话怕影响孩子发展的年代,试问有人敢当众这样说话吗?小说中还算比较客观:
一帮年轻健壮的青年,挣死了表现不过是帮炊事班喂喂猪,切切土豆丝儿,多扫几遍院子……
-
郝淑雯看到刘峰饭盒里都是破了皮的饺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什么是活雷锋,这就是活雷锋!”从她的声音中,透漏出赤裸裸的讽刺,并没有一点赞美。同样,大家在排练厅外面吃雪糕时,朱克用嘲讽的语气模仿政委说话:“我们这支队伍里,如果没有刘峰这样的同志,脏活、苦活、累活、臭活,你们都指望哪个去做!”然后引来大家一阵狂笑。我认为这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还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排练时舞蹈老师强调:“怎么越唱越欢快了?应该是对领袖深切地缅怀!”我读过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听过姥姥和妈妈的讲述,在那个年代,人人都觉得1976年是天塌下来的一年,老百姓的每一滴眼泪,每一声哽咽,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调动情绪、强调表情。
以上这些人物语言,明显都是用今人视角直接叙述当时的事情,无论内容还是语气,都透露着调侃和讽刺。说好的“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呢?
-
关于画面
-
澡堂镜头意义何在?
林丁丁问何小萍怎么和没洗过澡似的啊?完全可以是在洗完澡出来已经穿好衣服时,而不一定要拍穿内衣、甚至全裸洗澡的镜头。 -
为什么要用黑布盖住毛主席像?
看到有文章大书特书这个镜头如何不好,我只是觉得这个镜头所表现的内容不真实。艺术源于真实,若果真有人去世后用黑布盖住照片的传统,倒也无可厚非,但好像真没见过这样的做法。 -
何小萍跳舞镜头太少
何小萍的舞蹈功底展示镜头,只有最初调入文工团时翻跟头(并且还摔倒了),以及她在文工团告别演出中穿着病号服走出观众席独自跳《沂蒙颂》的镜头,此外还有少量她独自练习的镜头。这一方面导致何小萍被特招进文工团的理由不充分,另一方面,观众并不能在她被舞伴朱克嫌弃时、在她被安排到服装组时替她感到更多惋惜。 -
文工团排练、演出镜头太少
文工团里都是浑身才艺的人,读原著时,我最期待在电影里看到的画面就是他们的日常排练及演出。但电影中,除了舞蹈《草原女民兵》排练的镜头符合我的想象之外,很少有排练的镜头。原著中还写了刘峰帮着舞蹈队员抄毯子功的情节,她们在日常练功时要练习前桥、后桥、蛮子、跳板蛮子等动作,而刘峰则是他们的毯子功教员:我们那群女兵最大的十七,最小的十二,排成一队有七八米长,毯子功一个半小时,我们一个个由刘峰抄起腰腿,翻“前桥”,“后桥”,“蛮子”,跳板蛮子。尤其跳板蛮子,他得在空中接住我们,再把我们好好搁在地上。
可惜这些情节并没有在电影中表现出来。
-
战争场景的意义?
相反,在电影中,有很长时间的战争镜头,当中充满了血腥。虽然是史实,虽然有些战争镜头是有必要的,但整体时间过长。既然旁白已经发挥交待情节的作用了,那么部分战争场景,是不是也可以用旁白来代替呢?
在电影中,我没有看到这群人物的纯真,没有看到他们青春的光彩,没有看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激情。总的来说,我并没有看懂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是想表达那一代人的青春被那个特殊的时代糟践了吗?那至少应该表现出那一群人被人羡慕的青春,而不应该仅仅是嘲笑和讽刺吧。
我最感动的情节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也有打动我的地方。何小萍在精神病科医生的陪同下观看文工团最后一次演出时,在音乐的驱使下开始舞动双手,最终她走出礼堂大门,在月光下,在草地上,独自跳起了那支她曾经排练过无数次的《沂蒙颂》。没有灯光,没有掌声,没有演出服,没有美丽的妆容,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动人的舞姿。她的动作和舞台上的演员并无不同,直到谢幕,都一丝不苟,非常到位。之后,她长出一口气,终于露出了微笑,她释然了!生病之后,她的母亲没有办法治愈她,甚至刘峰都没有办法治愈她,最终让她清醒的,还是舞蹈,是那段最美好的芳华。
(2018年1月9日晨初稿,1月10日下午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