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每个人可能有很多关于读书的故事,从儿时的第一本书到长大后的专业书籍,从随意读到有目标的读再回归到随意的读书,如果让每个人罗列一个书单,都能列出好几页,可是这仍然不够。读书本身是一个反哺的过程,你花时间读书,书籍给予你智慧、开阔你的视野。想起一个创业的人分享过的经历,他毕业进入一家央企,每天下班在附近的一个咖啡馆看书四个小时,坚持两年,他辞职创业。当他站在讲台上告诉我们,“我现在用的很多知识都是当初两年读书获得的。”
说起读书,想起小学我去图书馆借书,不知是谁的推荐,我借的都是故事类的书,比如赵氏孤儿复仇记……还有什么自己也记不清楚了。总之是以故事为主的一些书。后来,我看了中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赏析。现在回想起来,好可惜,精简版的书籍,感觉你什么书都看过了,又似乎什么书都没看。中学的时候,我看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些小说。书中细致的描写将画面生动的呈现在眼前,至今,任然让我印象深刻。后来我接触到一些诗歌、散文,开始喜欢诗歌、散文。同期,我看了三毛的书。一本三毛全集,看得我如痴如醉,那些平淡的叙事风格、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在撒哈拉沙漠里,她把外面捡回来的橡胶轮胎做成家里的沙发,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经过她的装点都成了家里的艺术品。最不忍心看的是她的背影和梦里花落知多少。悲戚的描述再也找不到撒哈拉沙漠故事里的那个开心的人物。跟随作者的喜悦、忧愁一起开心、烦恼。几年后,我又重读了三毛的全部作品,依然喜欢,依然被作者的情感牵动。
后来我又了张爱玲、亦舒的作品,也喜欢。但是仍然无法超越我对三毛作品的那种感情。说不上来好和坏,大概就是一种情绪和喜欢。迷恋上诗歌和散文的时候,我把汪国真的诗歌全部记下来、背下来。每天说话和写作都有几句汪国真的诗,想想那个喜欢诗歌和散文的阶段,是美好和难忘的。席慕容的诗也很美,还有很多诗歌、散文都很喜欢。工作后,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塞着耳机听泰戈尔的诗集,那一篇篇美丽的诗伴随着我走过了春、夏、秋、冬的很多个清晨。用诗歌开启的清晨真的是满满的正能量,那种美好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
还有一段时间,我迷恋上了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成了我每天反复看的枕边书。不同时期迷恋的书籍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感觉也不一样,那些迷恋诗歌、散文、古词的岁月里,文章里经常会有跳出几句和生活相关的美好体会。回头看看那些年写的东西,似乎把我拉回到当初读诗的美好画面中。
当然,除了这些书,同期还看了别的书,但于我来说,三毛的作品、汪国真的诗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词开启了不同的阅读体验、人生感悟和美好记忆。
如果现在拿起当初的书再次重读,不知道是否能回到当初的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