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终)

听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终)

作者: 老三不用加油 | 来源:发表于2023-12-03 21:51 被阅读0次

随着小说的第二遍听读接近尾声,我也应该适可而止了,从来没有想过读一本书会写十余篇的读后感。实际上还有诸多的故事、人物、预言、习俗值得去描述,精彩程度不亚于已经呈现的部分。二遍听读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物关系梳理的更加清晰,故事结构的衔接更为顺畅,很多不经意间的话语都随着小说的发展逐一的应验。

一条河、一座山、一群人,一个信仰,游猎民族的变迁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的发生着演变,每一代人细微的变化都决定故事的结局,新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这个结局的进程。即便是没有时代的加速更迭,一个氏族文明的发展也会向前,无非早晚而已。

新的集中居住点建立起来以后,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医疗、教育、牧场、一应俱全,更利于人们生活。征求了牧民们的意见以后,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下山居住。留下的人原因一致,多数是长者,从一出生就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着,让他们选择新的环境、新的生存模式去生活,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重生一样,年迈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而选择离开的人理由不一,有的人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有的是为了治疗多年的顽疾,有的人是接收新的事物,还有的人想要新的生命希望。看似五花八门的缘由,实际上希望才是他们前进的源泉。

小说越往后,时间线跨越度就越大,一种可能是同时代的人已经故去,晚辈们已经改变的原有的生存逻辑,故事也就逐渐变得暗淡;另一种可能是新时代的到来很多事可以用科学来诠释比如说,多年的病痛得到了缓解、多年未孕的夫妇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孩子、部落里也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我’的故事也即将公布于众!

有些事属于一个时代,有些规律一直存在。

现如今,经常提到的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特别是年纪稍长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等忙完了就回老家,把老房修修,菜园子翻翻,过清净的日子’,甚至有些中年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和对以后得憧憬。但是我们仔细回想下,如果有的人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那他的逻辑思维力还会有憧憬的画面么?我想不会有!

道理一样,改变不一定是时代的助推,也有可能是文明的向前。

相关文章

  • 读后感|流淌在额尔古纳河里的生命维度

    流淌在额尔古纳河里的生命维度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文/周小故 图/网络 ...

  • 远去的驯鹿

    写了一篇书评,关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真的很震撼我,有感而发。 一直想读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到这个...

  • 一个游牧民族的呐喊

    一个游牧民族的呐喊——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题记:相信我,当人类的脚步随波逐...

  • 上:《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上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景是美的。 “...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我用听、读的方式读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小说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近一...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鄂温克族世代生存的地方。那里有着透过希楞柱望见的星空,它是那么的明亮动人;那里有着希楞柱夜...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鄂温克族世代生存的地方。那里有着透过希楞柱望见的星空,它是那么的明亮动人;那里有着希楞柱夜...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必然,更多的是缘于偶然吧! 2015年的8月,我们一家三口再次出发去内蒙,而这一路我们一直围绕...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竟然有舍不得的感觉,舍不得读完,舍不得这么快与那样纯粹自然,惬意,却展现了人性的极大包容与温暖的鄂温克...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活着一个靠狩猎为生的部落,他们是东北大兴安岭里的鄂温克人,一个古老的氏族,分有众多大大小小的乌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rl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