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疫情狠狠的给了餐饮人一巴掌

疫情狠狠的给了餐饮人一巴掌

作者: 开当铺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15:08 被阅读0次

自非典、“国八条”后餐饮行业一直急速发展。

但一场疫情,餐饮业几乎可以用“死伤惨重”来形容,各项数据断崖式下跌,无数餐企走到尽头。

餐饮界为何风云突变,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疫情吗?食材品牌观察认为,除了受疫情影响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疫情的发生戳破了前些年餐饮高速发展积攒下的泡沫。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餐饮收入为6026亿元,同比下跌44.3%,逐渐复工的3月,全国餐饮收入仅为1832亿元,同比下跌46.8%

2. 据《新冠疫情下3月中国餐饮业生存现状报告》数据显示,

今年3月餐饮业复工率已达77.84%,但客流量同比去年下降50%以上的餐企占比高达94.61%,而客流量恢复到去年同期50%-80%的餐企占比仅为4.90%,恢复到去年同期80%以上水平的寥寥无几,占比仅为0.49%

3.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5日,我国新增餐饮类相关企业为35.9万家,吊销&注销的相关企业为3.2万家;

三月份新增17.7万家,环比一、二月的增长率高达652.8%。在疫情这一战中,餐企虽损失惨重,但香饽饽依然还是香饽饽,疫情还没结束就有不少“勇士”踏上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一月注销餐饮类相关企业为1.15万家,二月注销4360家,三月注销高达1.2万家。

疫情在好转,而注销的餐企却越只多不少,虽偶有“勇士”入局,但更多的却是“缴械投降”。

不否认疫情对餐饮带来的影响,甚于任何一个行业;

但餐饮人应该看到的不只是这只“黑天鹅”所带来的黑暗,更应该看到近些年餐企过快发展中带来的虚假繁荣。

抛开疫情,那些空有“噱头”的餐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疫情只是一根针,刺破了泡沫表面的“繁荣”仅此而已。 

1.消费升级

2016年,餐饮界开始刮起”消费升级“的风,一直延续至2019年,

商家把钱花在食品包装、餐厅环境、整体装修上,倾尽心力打造网红产品、网红店,

谁家出了一个爆品,其它餐企纷纷效仿推出同款,很少有餐企静下心去研究产品,

疫情前的消费者确实很吃”网红“这一套,排队花钱买体验乐此不疲,

但毕竟消费者都不是傻子,谁都不会一直花钱在体验上,

疫情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使得消费者快速清醒,毕竟吃的食材好,才是真的好,

说白了颜值只是附加题,而产品才是真正的试题。

2.老字号

北京人不吃全聚德、天津人不吃狗不理、扬州人不去富春茶社.......这些都是当地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很多老字号,在餐饮高速发展,以及国货兴起这几年中,占着“百年老店”的光环和国营饭铺永不倒闭的便宜,“倚老卖老”,而进入“被淘汰”的通路,疫情则推快了这一进程。

今年5月11日狗不理宣布退市;全聚德2019年营收15.66亿元,四年内3度下滑,净利4462.8万元,同比减少38.9%,连续3年下滑.......

不少老字号除了老,别无其它。

3.营收疯长,利润走低

自2014年全国餐饮业收入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的成绩,终止连续三年增速下滑趋势以来,之后每年餐饮业数据都急速增长。 

自2014年我国餐企以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的成绩,终止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以后,之后每年餐饮业的成绩都颇为喜人:

2015年市场规模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

2016年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

2017年39643.70亿元,同比增长10.74%;

2018年突破“四万亿”;

2019年达到46721亿元,占消费行业总量的11.35%.......

但有喜必有忧,伴随着餐饮业营收高涨的同时,餐企门店的寿命却越来越短,

从不到两年到只有6个月,甚至更短,关店数为开店数的91.6%。

餐企就像维C银翘片,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初尝有些许甜,但甜过之后只剩下无尽的苦涩。

疫情下餐企暴露出的这些问题,

其实正是中国餐饮快速增长带来的泡沫和餐饮业部分的虚假繁荣。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这种“虚假繁荣”像慢性毒药般悄无声息的蔓延在餐饮市场,

疫情的发生,使得这些问题开始迅速蔓延,之前所积累的“毒素”一瞬间全部爆发,打的餐企措手不及。

1.无克制地涨价

过去5年中国餐饮业的第一乱象:无克制地涨价!

疫情前,各种消费升级论、品牌溢价论、成本上升论,总之涨价有理,毫无节制。

尤其是快餐进入到商场,把原本5元10元的一碗面一碗粉,涨到了动辄三四十元。

虽然近些年我们都在强调“消费升级”、“品牌溢价”,但所强调的绝不是一味的升级价格!

但由于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恰好处在家庭资产的高增长周期,处在各行各业的泡沫繁荣期,高增长的市场掩盖了价格虚高的真相。

2.过于依赖外卖平台

2016年,外卖火遍大江南北,很多商家纷纷跟进,打折就能有9999+的月单量,不愁没利润,背后还有平台的巨额补贴。

由此诞生了一大批没有一家线下门店,却有几千家纯外卖店的外卖品牌。

但从2019年年初开始,外卖平台服务费集体上涨部分外卖平台将佣金抽成由15%上调至22%,最高上涨至25%,

对于商家来说,这等于在本就不多的利润上抽血。

3.拼噱头博出位

近几年,各行各业人士跨界干餐饮成风潮,

卖面膜的跨界干餐饮,卖房的跨界来干餐饮,做互联网的也跨界干餐饮……

反正也不管这个赛道是否拥挤,一群人蜂拥而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餐饮企业要想“被看到”,只能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方法“博出位”:

名字上:叫了个鸡、高潮来了;

产品上:前菜叫前戏,菜名叫补精神器;

装修上:女仆餐厅、监狱餐厅、航空餐厅;

营销上:只穿内裤的“斯巴达勇士”在大街上游走、饭店聘请比基尼美女当服务员……

在博出位的大环境下,

企业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或为了获取自己生存的资源,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求噱头的事情,而且多少都借此攫取了利益。

但这种拼噱头、不爱惜自身的餐企注定无法长期发展。

4.盲目扩张

2018年每月近10亿资本进入餐饮业,

在这种资金充足的大环境下,很多餐饮企业都开始拼规模,因为只有门店体量上去了,品牌势能才能上来。

以至于后来,很多餐企门店数量确实上去了,动辄几百家门店,但却大而不强,多半是”虚胖“!

疫情之前,上市半年的九毛九,以151.60%的净利增速成为了上市餐企中的最高。

九毛九的净利润看似美好,实则主要业绩增长都是来自于太二门店的迅速扩张,仅去年九毛九就新开了119家门店;

但疫情之下,门店租金、人工成本、无法营业使得九毛九的发展弊端无处遁形, 5月12日晚间九毛九宣布,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汉运营的22家餐厅。

不是所有餐饮品牌都扩张,盲目扩张形成的虚假繁荣”欺骗”了餐饮人,

以至于很多餐饮人都在拼规模的路上“舍命狂奔”,固执的认为拼出来守住了的餐企就稳了,

但最后拼出来但到底是繁华还是累赘,只有餐企自己知道。

2019年,中国有近1000万家餐饮门店,就连2020年(截至4月初)都有近30万新增的餐企门店,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从来都不缺少“新人”,但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也从来不缺关闭门店的人。

目前,从疫情以及疫情后社会经济状况后的消费者反应来看,餐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值回归”。

过去,消费者需求在餐饮面向大众化后不断提高,加之经济向好,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任由高溢价市场发展,但疫情过后消费者对于产品、对于价格、对于食材安全更加重视,产品为王的时代正在悄然来袭,一味的升级价格,不升级产品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相关文章

  • 疫情狠狠的给了餐饮人一巴掌

    自非典、“国八条”后餐饮行业一直急速发展。 但一场疫情,餐饮业几乎可以用“死伤惨重”来形容,各项数据断崖式下跌,无...

  • 无标题文章

    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想狠狠的给自己一巴掌。

  • 一日一记耳光

    每天都能狠狠心给自己一巴掌,那该多好。 不然,不知不觉中就又要做梦了,又要偷懒了。 想想甩了自己一巴掌的那个狠劲,...

  • 《胡言乱语》

    原创:云之絮 如果,生活给了你一巴掌! 记住,狠狠地回踹其数脚! 让它知道...

  • 社会的残酷,给了你狠狠的一巴掌

    晚上,女朋友打电话跟我说,她辞职了,感觉心情不是很好。我却也只能安慰她,没事,社会就是这样,很残酷,不怕...

  • 2017-12-01

    狠狠地抽了一巴掌……美美地扎了一刀!

  • “8分”的距离,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

    朋友邮来了一张女神的签名照,美么?美吧! 我喜欢她,十几年了,只增不减。喜欢岁月带给她的不是细纹疲...

  • 2017-11-17

    有时期待很久的开心,突然被现实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委屈][委屈]虽然很痛,但是打醒了那个天真的你………

  • 面目

    人生总是会有一些时刻,给了你欢笑,然后在狠狠地打你一巴掌,告诉你生活本来的面目是平淡。--------------...

  • 2020-12-10

    义无反顾的爱过,但是现实狠狠地给了一巴掌。 生活,压的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想随心随性的做自己不太可能了,那就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狠狠的给了餐饮人一巴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rs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