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在时间之中经历着,分类了一下,是处于几种状态的。一是生活状态与死亡状态。孔子所倡导的人生是指向生活状态。孔子一生中从事着兼职的丧葬事业,但是他却不说死的事,他认为人们大多是“不知生焉知死?”
人生,人生就是人的身体处于生与活的状态之中。人生的状态中有无病痛状态,睡眠状态,病痛状态。
人从娘胎里刚生出来后就是处于啼哭状态,处于啼哭状态中的人是不是正病痛状态中吗?人们的童年时代经常处于啼哭状态,饿了啼哭。生病了要啼哭,被吓的要啼哭,见到陌生的人要啼哭,单独在一个地方要啼哭……长大以后,遇上伤心的时候要啼哭……甚至在长大以后,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也会让人们不禁大声地啼哭起来。啼哭是人类的一种动物本能的表达。这样的表达会伴随在人生的无病痛状态,睡眠状态或者病痛状态。
当人生处于病痛状态的时候,如果还能够谛哭出来,那么这样的表达一定会减轻身体病痛状态的程度。
孔子的日常兼职职业就是去给那些别人家的死人去啼哭的。这种兼职职业实在是只有孔子这样的大智之人可以承担的,通过大声谛哭既得到了利益,同时又释放舒解了自己身体上内心中的病痛。
和啼哭相对应的一种情感表达是笑。
笑口常开,开怀大笑,笑脸可掬的身体表达,一般是让人难以想到身体处于病痛状态。
确实是这样的,当身体离开了病痛状态,那么就应该会处于快乐开心的状态之中吧?
但是,真实的情况似乎也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的身体不是处于病痛状态时候,并没有一直处于快乐开心的开怀大笑的状态中,哪怕是一直微笑也无法保持。
我们的啼哭可以为自己而啼哭,也可以为他人而谛哭,我们的笑却常常都是别人而笑为他人而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