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讲到家长对于老师工作的支持,处理事情的态度会影响到老师工作的热情。
这就需要家长,老师之间时常沟通,消除一些误会。
而一些家长不太愿意跟老师沟通,如果孩子没有特殊情况,也许一年都跟老师说不了几句话,打不了一个电话。
其实很多老师都希望能收到家长的反馈,看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
现在基本上都是几十个孩子的大班,一班四五十个孩子,甚至一些班级五六十个孩子。老师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做到一一纠正,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当然只能寻求家长的支援配合,比如孩子的写字姿势,孩子的家庭作业。
孩子回家的作业是要家长监督的,否则孩子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习惯的陪伴,以后的路越走越艰难。
钱老师常常告诉家长,如果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那是需要家长与老师配合才能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而有的家长也误解了这个家长与老师配合的含义。
班里的马俊明同学,家长对于他的管教特别严厉。只要老师和他们家长沟通,说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的时候,家长都误以为老师是要求家长加强教育。
当然就是先来一顿暴打再说。
星期二,孩子比较调皮,课间操时候不认真做。趁着做课间操的机会,用手拉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差点把同学拉倒。而他这个小小的动作,恰好就被钱老师看在眼里。
钱老师当时就教育了他,不能这样调皮,会闯祸的。并且发微信给家长:
你好,你家孩子课间操不认真做,动手去整其他人。这样做既让我们班被扣分,也很危险。希望你们在孩子平时的活动中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不会闯祸。
这本来是希望家长劝劝孩子,和孩子说说道理。可是家长看到消息了,孩子回家就开始收拾了:“老师说你在学校又调皮了是不是?今天我就让你长点记性。”
说完就开始一顿暴打,然后还把打孩子的过程用手机录成了视频,并发给老师。
老师看了以后特别无语,只好说:以后孩子犯错不要这么打他,这样不对。
可是老师心里也有了戒心。以后这孩子犯错还是不要说给他家长了,家长这样打。孩子心里不懂得对错,只认为都是老师告状给父母,自己才挨打的。在心里已经记恨上老师了。
当然还有更奇葩的家长,认为老师和家长配合就是自己的孩子管不下来就告诉老师,让老师收拾去。
晚上10点多了,老师都已经准备休息,却收到一位家长的微信:
老师,我家孩子从放学回家就玩游戏玩到现在。怎么说也不听,作业一个字没动。
然后还发了一张孩子正在玩游戏的照片来。老师看了微信消息真是无语,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下来,难道要叫老师来你家里帮忙管吗?
斟酌了半天词句,老师觉得怎么回复好像都不合适,难说自己也理解歪了家长的意图。所以只能当做没看到消息,默默上床休息。
其实,让家长及时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解决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说管不下来的就找老师。才读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就这样惯着他,一句怎么说都不听,那么以后还有更多让家长够受的。
这样的家长,尤其是孩子学习情绪出现问题时,只想到让老师帮助孩子。家长可以请教老师管理孩子的方法,但是,自己的孩子要自己管起来,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家长的做法。
而和老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电话,微信,还有放学时候几句话大致了解一下孩子的近况都可以。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
良好的配合,才能促进教育的高效。而不是把家长自己觉得棘手的难题,都丢给老师处理,自己一句没办法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永远别忘记,孩子是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人都只是他人生路上的过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