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灯火阑珊处

作者: 桑榆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0:44 被阅读200次
元宵节,灯火阑珊处

我在上师范时虽然学的是数学专业,却喜欢上了唐诗宋词,业余时间总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许多唐诗宋词类的书籍看,尤其是喜欢宋词,当时能背诵下来的最少到了三位数。

然而好多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只是停留在喜欢,并没有能够上升到更高一些的层次。大多时候都是用来派遣心情,在遇到高兴或者悲伤,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想起某首描写此情此景的诗词,这时觉得自己就是词中说的那个人,便在心中反复默诵其中那些直击心灵的妙词佳句,曾经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是这样度过的。

今天又值元宵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情不自禁的涌上心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爱国词人、南宋将领。他的诗词大多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直抒胸臆,风格沉雄豪迈。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然而,这首《青玉案·元夕 》算的上一首婉约词,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也毫不逊色。尤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我对唐诗宋词只是喜欢而已,在诗词研究上没有半点造诣,所以我这里不敢妄加评论。其实也根本用不着我来评论,几百年来的名人大家已经给了太多的评论了。况且,后人的理解并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说的多了反而倒有了画蛇添足之嫌。

我今天想说的是,有许多人经常把这首词用在有关爱情的场景上,把她理解为经过千般磨难,终于找到了心上人,这似乎差强人意。这样理解就有点太表面化了。

词人众里千百度寻的,决不是灯火阑珊处的一个冷艳美人。如果你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就会明白这应该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表明了孤傲清高,不愿意和投降派同流合污。表达了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热爱某个东西,却并不需要理由。我之对于唐诗宋词,就是这样,只是热爱而已。

因为时间的关系,草成此文。一个门外汉在这里班门弄斧,还望各位看官海涵。顺祝简友们元宵节快乐!

相关文章

  • 元宵节,灯火阑珊处

    我在上师范时虽然学的是数学专业,却喜欢上了唐诗宋词,业余时间总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许多唐诗宋词类的书籍看,尤其是喜...

  • 元宵节,寒假最后一天

    明天元宵节,元宵节在古人眼里是那么隆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金吾不禁夜,玉漏莫...

  • 上官皖儿:喜乐民俗闹元宵在诗词里闪光

    元宵节的诗意浪漫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喜庆热...

  • 小年下

    对于元宵节的想象,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不是今年元月是,人与灯依旧。 元宵节,在我们...

  • 愿(怨)

    一·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夜空,漆黑如水,无星无月;浚仪街上灯火辉煌,纵使没有星月,人间也一片熙攘明亮,热闹...

  • 戊戌年元宵节杂记

    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了元宵节的诗词。那著名的“众里寻你千百度,你怎么总是在灯火阑珊处”,让人想起古时元宵节,俊男靓女...

  • 元宵节想到的:如果孟姜女穿越到现代,将会怎么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昨天是元宵节。一直诧异,古装剧里的男女主角,为什么大多是在元宵节...

  • 元宵节

    元宵节 [中国]晓晖 春风夜放花千树, 星雨逗落长安路。 梦里寻他千百度, 人在灯火阑珊处。

  • 《2017,我们一起》灯火阑珊处,我和你有个约

    灯火阑珊处 响起了一阕悦耳的铃声 牵起了回忆于心深处 灯火阑珊处...

  • 又是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梦里看花灯 眼中望圆月 灯火阑珊处 阖家共团圆 / 元宵节灯笼分割线 昨日浓浓年味还没褪去 今日元宵佳节的锣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宵节,灯火阑珊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ya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