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读到好书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心中得到意外收获的欢喜自不必说,关键在于眉宇间自己无知的愁绪难以消弭。同时,对于希望能够通过笔记消化知识并且分享的我而言,面对一本知识含量高的书,我也是心生犹豫,因为没办法用很好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如果全部内容都简化下来的话,一来不仅有难度,而且即使精简了,笔记内容也会很多;二来由于书中大多数细节的阐述都感觉很精妙,而且前后联系紧密,以至于砍掉任何一个小环节,我都感觉很心疼,而且觉得对不住读者。
而今天读到的刘未鹏的《暗时间》,就是这样一本书(本人自叹读书太少,腹笥匮乏,这本书已经超出我的水平几许,遑论更多经典著作。现在的我只能默默耕耘,以期日后能力提升得以拜读各种好书。)。概括来讲,本书有两大优点。第一、信息密集度大,涉及的领域广,很容易就让我遇到盲点,这对于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非常必要。第二、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典,循循展开他对道理的认知,以非常细腻易懂的文笔,像朋友那样分享给读者自己的心得。在书中,作者将他在学习、生活、时间、思考、数学、编程等各方面的经验总结、正确结论倾囊相授,其态度之真诚,内容之有益,都使得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鄙人不才,不能对本书进行详尽的总结,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阅历思考,围绕本书题目,从觉察、回顾和使命三个角度谈一谈如何抓住生命中的暗时间。
既然谈到了“暗时间”,肯定要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在书中作者并未给出直截的定义,却给出了这样的类比。“一台电脑开启的时间,和电脑运行的时间是不同的,差别在于CPU的运程”。[1]同样道理,一个人貌似拥有每天24小时,但是真正用于成长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基于此,暗时间就是指能够用于思考和心智成长却易被忽视的时间。在我看来,之所以用“暗”来形容,就是因为隐秘而稀缺吧。
首先,暗时间是显著区分于“明时间”的,也就是我们自以为拥有的每日24小时,我们很容易忽视每天真正拥有多少思考的时间,更因此会忘记努力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正是如此,暗时间很容易被浪费,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同样是四年的大学时光,有的人浑浑噩噩过来,甚至弊端频出,但是另一些人就获得了心智的关键而迅速的成长,为人生的新开端奠定了敦实基础。同样是吃饭、散步、等待,有些人就会看小说玩游戏,但是另一些人却用来思考一直关注的疑惑,反思自己的成长。
而这些差距便反过来告知我们,暗时间才是塑造我们生命价值的关键时间。因此我们不仅要珍惜,还要主动创造更多的暗时间,并且最高效率利用它,这才能够满足本文题目中“把握”一词的内涵。在“如何把握暗时间”这个论题上,本人提出三个维度的浅见,分别是觉察、回顾和使命,供大家批判性思考。
第一 觉察
自我觉察是我最近以来一直思考着的一个关键举动。一个人无知就已经很可悲了,如果还不自知的话,就更坠入了痛苦的根源。而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人还都是这样的,包括我本人在内(没能做到完全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当然涵盖方方面面,包括自己的情绪、思想、甚至是潜意识驱动下的行为,只有通过觉察,我们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开启进一步改正之门。
而在暗时间的把握上,觉察的作用当然也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延长自己的暗时间,拓展自己用于心智成长的时间,而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平日时间花销。而谈到时间花销,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注意力分布。具体而言,我们要首先做到了解和记录自己的注意力花销,然后建立提醒机制,来让自己进入思考状态。在方法上,大家可以去看《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参照其中方法,记录自己的注意力花销。如果大家觉得养成这个习惯有困难,不妨试着定期反问自己“我刚才做了些什么,用了多久”以及“这件事是最重要的么,我可以把这段时间用于思考和成长么?”。
积极的时间觉察,就能够让我们完成把握暗时间的第一步,从时长上收获更多成长。
第二 回顾
之所以回顾也是把握暗时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因为这种行动能够将更多的暗时间拯救于死亡之中。什么意思呢?从学习的角度讲,那些没有被我们记住的知识和方法就意味着我们过往暗时间的浪费。而如果能够在记忆消退之前,及时回顾,让信息成为永久记忆,就意味着我们付出的暗时间得到了有效回报。
再进一步,为了得到效果突出的复习效果,我们的回顾手段也要多样化。首先,养成回顾的习惯固然是很好,但是很难做到。而第二种书中提到的手段,“创造回忆的机会”[2],却给我很大启发。这种手段是比第一种还要迅捷有效的。因为如果称第一种为主动复习的话,我们在复习之前可能是忘记了一部分已学内容的。但是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我们对提示信息的接触,自动引发我们脑中的记忆,速度更快,印象更深,而且不消耗情绪,可以被称为“自动复习”。而具体的做法就有很多了,包括交流、写作、整理笔记、甚至是思考其他问题和他人的经历。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记忆被自动提取、强化,从而迅速取得良好回顾效果。
通过这两种方式得到的有效回顾,不仅能够挽回那些可能浪费的暗时间,还能够调整我们的心智状态,让我们更积极投入到下一轮思考中,从而更高效利用暗时间。
第三 使命
使用“使命”这个词,也和我最近的感悟有关。因为最近我总会反思自己的专注力和动力不足,而且过去的我本身也是一个很容易分心和受诱惑的人,所以自己一直在想着怎样催动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正事中。
这个问题思索久了,我发现答案还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如果自己的效率太低,自己是会感受到无聊的,而且如果长时间分心,自己也会因堕落感到沮丧。因此,我会趁自己的身心感受到这个低谷时,利用这个转折点,开始做正事。
你会发现,之所以我能够从堕落的时间中跳脱出来,一来是因为我已经做到了自我觉知,二来是因为我能在潜意识中感知到我的使命雏形:做正事。之所以说是雏形,因为我还仅仅停留在知道要做正事而已,但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而真正的使命,意味着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内心抱有极强的热忱,因此能够点燃高度的专注力,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一个人如果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的话,那么暗时间也就不会浪费了,因为他尽全力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自己的使命上,而且时间的利用率非常高。数学家庞加莱就是如此,不仅在工作时全力思考,而且能够通过休息时的放松,让自己产生专业上的灵感,从而解决问题。
说到使命感,其实自己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自己知道在高中之前自己也曾一心扑在高考的“使命”上,虽然现在看来这种使命有些弊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自己具有完成使命的意志和能力。而现在,我就差寻找一个新的,让我充满热爱的,为止付出全部时间的使命了。
总结
在我看来,觉察、回顾、和使命都是高速成长生命中的必须要素,无论在哪一个因素上的多么细微的进步都是值得勉励和骄傲的。不管这三个因素是否穷尽了所有把握暗时间的方法,把握暗时间都是一个了解心智成长必要性之人的必然选择。希望这三个点的思考能够让大家受用,从而进一步帮大家改善自己的生活,实现进步。
[1] 刘未鹏:《暗时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第6页。
[2] 同上,第15页。
网友评论